第166部分(3 / 4)

小說:太平裂碑記 作者:九十八度

,由於正史上沒有他的傳,只在各種道家的著作中,可以拼湊出他的一生事蹟。據說他是陸遜之後,幼有異相,喜讀書,通辟穀之術,不需要吃飯。他婚後不久就離棄妻子,到雲夢山修道。有一段故事是說:

陸修靜為了尋藥,曾經下山,順便回家住了幾天。那時他的女兒生了重病,家人求他醫治。他說:「我本委絕妻子,託身玄極,今過家,事同逆旅,豈復有愛著之心?」便離開了,但是女兒的病卻也好了。

為了求道,他曾到處雲遊,後來在建康時,宋文帝劉義隆聽說了他的大名,請他入宮講道,對他十分拜服,而皇太后更是對他執門徒之禮。

陸修靜在宋朝的皇族間地位很高,他所推廣的教義與傳統道教有很大的差別。在宋明帝劉彧時,劉或曾經召集了許多當世最有學問的名流、僧道、學者,展開一場學術高峰會。或許是樹大招風,大家矛頭都針對著陸修靜,「時玄言之士,飛辨河注;碩學沙門,抗論鋒出,掎角李釋,競相詰難。」陸修靜一個打十個,「標理約辭,解紛挫銳,王公嗟挘�阱竊梅�!�

此後陸修靜的地位更穩固,道書追記他有很多奇聞軼事,最後他說要回廬山,「……偃然解化,膚色暉燦,目瞳朗映,但聞清香,惟不息而已。化後之日,廬山諸徒鹹見先生霓旌紛然,還止舊宇,斯須不知所在。」陸修靜的羽化辭世,和許多神仙傳裡的傳說類似,都沒死,都神出鬼沒的離開了家人。

而陸修靜對道教的貢獻很大,不但整理道教經典,使其系統化,並納佛入道,大量吸收佛教理論。陸修靜將道教經典歸納為三個主題,分別是洞真、洞玄、洞神。「洞真」指的是服食導引、奇門遁甲等法術,包含內容十分龐雜,理論上認為:只要能使人體內的諸神永住本身,就能使人長生不死。「洞玄」的內容則以降伏妖魔等仙術為主,按五行方位列名諸神,然後佩符、設壇,可以召喚神仙引度修道者成仙,或是至少可以降魔制鬼。至於「洞神」則以圖籙為主,以去邪治病、卜問吉凶。除了三洞之外,還有四輔,合稱七部。道經的分類法往後一直沿襲陸修靜的分類法,沒再做改變。

現今道教理論佛道不分,也是陸修靜大量採用佛教理論的結果。他將佛教的業報觀、勸善觀融入道教,道教原本偏重於實用(治病驅邪),但加入善惡及報應觀之後,在教化上起了更大的作用,也對當時的觀念產生很大的改變。在一向以世襲為主要身分定位的中國社會里,佛教的輪迴果報觀,令享有榮華富貴之人多了幾分警惕,也令貧賤的社會底層分子有了些希望。只要此生行善,來世就能有較好的人生,這樣的觀念,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也令佛道在中國由原本的互相攻擊,漸漸地轉為融合。

看起來陸修靜與陸寄風的設定很類似,但其實兩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在設定陸寄風的身世背景時,我並沒有對陸修靜其人做過任何研究,只是隨便設定的。因為魏晉時代門第真的太重要了,所以給他找了個出名的祖先。而在最主要的人格上,我其實是以諸葛亮、陶淵明,做為他的原形。陸寄風童年的住處,就是以想象中諸葛亮的草廬為描寫的範本。他曾希望天下平定之後,自己能早日回來躬耕,過著閒居的生活,這也是我一開始寫陸寄風時就做的設定基調。

邊寫邊找資料時,才發現陸修靜這個人,背景及個性竟然和陸寄風這麼像!就連生卒年也差不多,修習的主要經典名稱也一樣,好像根本就是我在影射陸修靜似的。其實真的不是,完全是個巧合。

就像蘋果電腦的商標,是一個咬了一口的蘋果,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電腦之父亞蘭·圖靈。在麥卡錫時代,圖靈因同性戀身分而受迫害,遂服用沾過氰化物的蘋果自殺。他的遭遇與蘋果電腦公司起初的反主流文化精神十分吻合,很多人也以為蘋果那個咬一口的商標,就是象徵圖靈。但賈伯斯否認了,當初以蘋果登記為公司名稱,只是恰巧;而商標是咬了一口的蘋果,也只是賈伯斯認為這樣比較好看特別。

這世上就是有這麼多巧合的事。寫著時發現陸修靜其人和陸寄風有那麼多相似點,本來也想就順著這個設定寫下去,寫一些陸寄風在南朝的遭遇,但是劇情上又完全沒必要,本來很多想好的情節,硬要放進去反而顯得累贅,結尾還是乾淨利落一些,比較有餘味。就讓陸修靜歸陸修靜,陸寄風歸陸寄風。

在魏晉之世,有些觀念是不能以現代人的想法去理解的,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門第觀念。現在的人看當時的門第觀念,會覺得太荒唐,但那就犯了以現代人的想法去臆測古人的毛病,對當時之人的所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