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人聯絡,他雖然不知道蕭劍秋的心意如何,但是卻總有這一絲不祥的預感。
眼前的君王,依舊是英俊,而且果毅,然而傅中舒卻由衷地感覺到了陌生。
這已經絕對不再是那個意氣飛揚,以天下為己任的輔政賢王了。
當年坐鎮鄂州力挽狂瀾的從容,當年心憂天下剿滅叛亂的銳氣,當年臨危繼位執掌朝綱的睿智,當年誓師遠征解民倒懸的理想,似乎都在沉悶的宮殿內逐漸沉淪。
這讓傅中舒痛心,同時也恐懼。
他不想失去這麼一個他曾經誓死效忠,並給予了自己全部希望的主君。
因此,儘管感覺到了蕭劍秋極不喜歡自己質疑他的所為,還是忍不住勸道:“陛下,風雪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不顧家國,甚至構陷骨肉;麥堅乃我聖龍的敵國,居心叵測。
“陛下為我神州共主、九五至尊,對這樣的人、這樣的國,理應避之唯恐不及,實在不宜過分接近,以免……”
“夠了!”
蕭劍秋在極度的憤怒中,竟然抽出了寶劍,抵住了傅中舒的咽喉。
“哼,什麼時候,朕要你這般奴才教導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了?”
冰冷的話語傳入耳內,猙獰的面孔閃現眼前。
這一刻,傅中舒毫不懷疑,年輕的天子已經動了殺機。
君與臣,便這樣一動也不動的對峙。
很久很久,年輕的天子方才收起了手中的寶劍,轉身背對著自己的臣下,十分疲憊地揮手說道:“你退下吧!”
“是!”傅中舒同樣也很疲憊。
生與死的徘徊,讓他產生了一種彷彿經歷了一生一世風浪的錯覺,醒過神來之後,他突然厭倦了,一種發自內心的由衷的厭倦,厭倦了一切,包括曾經的夢想和信念。
原本滿腹的勸誡,如今竟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不是因為害怕,只是厭倦。
於是,忠實的臣子,以完美無缺的禮節,恭敬地稽首退下。
隱隱中,聽到的是年輕的主君,近乎於歇斯底里的聲音:“聖龍即是朕,朕即是聖龍!”
這聲音,與其說是威嚴的宣告,倒不如說是內心執拗的自辯。
第九章乘風破浪
“呼蘭人想幹什麼?”
這個疑問,徘徊在風雨的心頭。
和呼蘭主力的決戰,結果以虎頭蛇尾的形式告終,雙方在遼闊的草原上,各自丟棄了數以萬計的屍體,鮮血染紅了河流,草原變做了墳場。
然而,無論是聖龍人,還是呼蘭人,交戰的雙方卻都沒有達到任何的戰略意義。
呼蘭人在聖龍大軍左右兩翼趕到之前,及時地撤退了。
他們沒有憑藉曾經席捲天下的騎兵,在戰場上擊敗風雨,同樣的,風雨也沒有如願以償,在夜幕降臨之前,粉碎呼蘭人的軍事力量。
聖龍大軍的西路,秦紀統率的灰鷹軍團,遭遇了呼拉克的攔截。
東路,秋十三郎統率的秋風軍面對的,則是韓讓的出擊。
他們都沒有按時趕到主戰場,將好不容易捕捉到的呼蘭主力揪住。
而正面,風雨親自指揮的主力,戰果也同樣不佳。
年輕的帝國宰相,在這一戰中,也沒有展現以往令人驚詫的奇謀,更沒有取得令人熱血沸騰的輝煌勝利。
唯一值得一提的,恐怕只有兩國軍人的勇猛和忠誠,只是,正因為他們的這勇猛和忠誠,方才讓戰鬥更加激烈,也讓傷亡更加慘重,他們的勇猛和忠誠,僅僅是證明了兩支軍隊在正面的交鋒中,勢均力敵。
於是,這成了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
風雨因為敵人的率先退卻,而勉強宣告了自己獲取大捷,這在士氣民心方面,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不過,帝國宰相的內心深處,卻深深地明白,戰爭遠未結束。
呼蘭人的主力,並沒有按照原先的計劃,被徹底消滅,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傷及元氣。
自從那一天的激烈交鋒之後,呼蘭人便突然好像開了竅似的,開始極力規避正面的硬拼,而是利用他們所擅長的騎射和對於地形的熟悉,選擇了神出鬼沒的小規模襲擾。
為此,他們甚至放棄了呼蘭城南面最最堅固的要塞——草原第一堅城,大名鼎鼎的萬刃城。
聖龍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的進入這座著名的城市。
看到這座傳說每一寸城牆,都浸透著人血的要塞,風雨沒有半點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