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個人。
梅文俊。
他依然從容,嘴角浮現出鎮定的微笑,戰馬再次被他突然的緊緊勒住而轉移方向,自信彷彿從來就沒有從他的身邊流逝過。
(注:所謂神龍戰車實際上便是用兩根木杆連線雙輪,推木杆則車輪就向前轉動。兩杆之間用數條橫木連線,橫木上安裝可以運載巨弩的支架,支架上還備有可裝箭頭和石塊的皮網兜。另外還繪製了神獸模形,罩在戰車上,當向敵人射箭時,箭頭正好從神獸的口中射出,還可以從神獸模形的眼睛處觀望敵情。戰車的下部裝上盔甲般的圍裙,以保衛士兵的腿和腳。戰車的前部裝有兩排槍刀,每排槍刀各四支,上面是長槍,下面是短兵器。長兵器,是打敵人的;短兵器,是用來刺殺馬匹的。戰車的兩邊都裝有鐵索鉤,在駐營的時候,戰車的鐵索鉤連起來,就成了營地。
白虎軍設十團,每團五千人,配備神龍戰車一百六十輛,每輛二十五人,分別是由四名士兵負責推動、一人負責站在車上了望指揮、二十人分別為盾牌手、弓箭手、刀槍手負責保衛的。同時每團留有一千人即一個營作為戰略預備隊。)
第四章 無可奈何
第二十一集第四章無可奈何 此刻,梅文俊的衝鋒軌跡顯得詭異而且無法捉摸,不時向白虎軍鋒芒最盛的地方發起衝擊,而且都是一擊即走,決不戀戰。
這樣的戰鬥方式,自然苦壞了充當陣心的燕耳。
他不得不在艱苦的戰鬥中費勁全力的收攏部隊,保持部隊前後左右的呼應和暢通,作為一個整體跟隨著衝作箭頭的梅文俊,來回縱橫馳騁。
這樣的衝殺,還是相當有效果。
一時間無法適應的風雨軍,頓時損傷慘重,對於敵人的殺傷力卻大為降低,局勢的平衡點又一次朝聯軍的方向傾斜。
只是,風雨軍佔據了兵力的優勢,而且白虎軍團更是配備了抵禦騎兵衝擊的神龍戰車,擅長野戰中的防守反擊,因此即便無法遏制梅文俊瘋狂的衝擊,但是整個陣形卻依舊有條不紊,根據統帥的指揮井然有序的作戰著,這不由讓燕耳大為擔心繼續消耗的結果恐怕將是己方的覆沒。
幸好,這樣的擔心並沒有延續很長時間。
因為一馬當先的梅文俊,已經再次撥轉了馬頭,衝擊的方向赫然是西北——這是風雨軍攻來的方向,也是越來越遠離夏州城的所在。
但是無可置疑,正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所以這個方向恰恰是一心想要圍追堵截雪洗恥辱的風雨軍目前兵力最為薄弱的環節。
生死成敗在此一舉!
幾乎每一個戰士都下意識的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身為全軍主帥的梅文俊更是奮起了所有的力量,飲血無數的殘天劍在手中不停歇的飛舞著,丟擲的光浪裹住了全身,一騎經過之處,前方的敵群中登時裂開一條甬道,血肉殘肢漫天飛灑。
其餘的將士也紛紛緊隨其後,奮不顧身的向前衝殺,彷彿離弦的利箭,所向披靡、勢不可擋。
終於,風雨軍的防線出現了漏洞,號稱“銅牆鐵壁”的神龍戰車也終究難以抵擋殘天劍的犀利,一馬當先的梅文俊率先突破了風雨軍的攔截。
然而後陣的騎兵卻顯然沒有這樣的好運。
“休走!”
伴隨著一聲斷喝,卻見風雨軍的一隊騎兵疾馳而來。
大刀迅猛的飛舞,戰馬閃電般的衝刺。
殿後的聯軍戰士往往剛剛架住了其中一把大刀,緊隨而來的十多把兵刃便在戰馬的風馳電掣中趕到,無情的落在身上,鮮血橫流、屍體飛散。
“風雨軍騎將秦紀在此,誰敢接我一刀!”
威猛的挑釁,來自一員二十多歲的將領。
“軒轅軍校的學生軍?”
燕耳微微一愣,對於這個名叫秦紀的將領他有所耳聞,在和風雨軍的交戰中也領教過其出色的騎兵突擊能力。此人出自風雨軍專門培養中層將領的軒轅軍校,負責指揮由軍校學員組成的學生軍,應該和白虎軍毫無隸屬關係,想不到此刻卻在這裡碰面。
這樣的認識,讓燕耳突然間隱隱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但是戰情緊急,根本不容他多想。
眼見秦紀的騎兵突擊彌補了缺少騎兵的白虎軍追擊速度緩慢的弱點,同樣出色的騎兵運作準確而且狠辣的重擊聯軍的腹部,勢必會將這支深入敵陣的精銳部隊一切為二,更要命的是藉助飛快的速度,這支騎兵在得逞之後,一旦不去理會糾纏的戰鬥而是作弧線迂迴的話,甚至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