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2 / 4)

小說:棋人物語 作者:開蓋有獎

了起來。”

第一百零四章 言多語必失

範唯唯聽得非常認真——在圍棋上,她只算是一個初級愛好者,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也就是剛剛會碼子的程度,以前學棋,僅僅是因為好玩,雖然也有為輸贏而苦惱快樂的時候,卻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她同時也是一位明星藝人,無論在演戲還是音樂方面都受過非常嚴格的專業訓練,故此,對王仲明所說的記憶方式有相當的認同感,想想也是,人家說的那種記憶過程,不正是自已所擅長的嗎?

“圍棋中的打譜訓練有兩種方式,一種的慢打,在打譜的過程中,儘量瞭解對局者每一步棋的意義,作用和效果,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自已下時又會是怎樣的選擇,是不是有更好的招法等等,這樣的打譜屬於研究,是訓練棋手對棋局的解讀能力和計算能力。另一種是快打,也就不去管棋譜中每步棋的好壞,只以最快的速度將棋譜從頭到尾擺一遍,這樣的打譜方法,是培養棋手的棋感,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棋局關鍵所在的能力。為什麼這樣說呢?一張棋譜,密密麻麻,通常在兩百到三百手之間,如果採用從棋盤左上第一個交叉點到右下最後一個交叉點的方法去尋找下一子的落點,這是計算機的工作方式,錯是肯定不會有,但卻是最浪費時間,效率最低的笨辦法,以計算機每秒鐘幾十億次的運算速度,這樣的低效率可以無謂,但人要是也按照這樣的作法,顯然是沒辦法接受的。

那麼面對一張全新的棋譜時,棋手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棋手要找的是棋譜的四個角,因為在傳統的圍棋佈局理論中是先角後邊,最後中間,前幾手棋,雙方的落子一般是在角部,或守角,或分角,這時候,邊角二路以下,或者五路以上,棋手完全沒有必要花時間去尋找,為什麼呢?邊角二路以下,在佈局階段棋子效率太低,五路以上,太過虛飄,難以把握,故此很少出現在實戰對局之中。這樣一來,棋手可以根據棋理常識,便將尋找棋子落點的工作量大大降低,提高了效率。

開局幾步以後,棋盤上開始出現大場,急場等不同的選擇,這個時候,棋手在尋找下一手位置時,是以自已想要下的那個點為基礎展開,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感。當第一感不對的時候,再去尋找第二感的位置,如此類推,直到找到正確的落點——所謂正確的落點,是和棋譜記錄的落點位置相符的意思,而不是那一步棋本身是最好的招法。換言之,因為是靠棋感排除掉那些不需要考慮的著點,所以棋手對棋形的感覺越敏銳,找到下一手的速度也越快,打譜的速度也就越快。

那麼對棋感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快速打譜就是最好的方法,大量的打譜,可以在人的大腦形成相應的條件反射,一見到類似的棋形或者格局,便會直接跳出下一步棋可能出現的位置,久而久之,自已在實戰對局中找到局面要點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王仲明講道。

“真的嗎?棋感真的可以靠快速打譜就可以鍛煉出來的嗎?我以前好象看過一篇文章,是一位很有名氣,曾經得過世界冠軍的棋手寫的,其中有一段在描述自已的風格時,說自已屬於那種天賦不是很好的人,雖然拿到了世界冠軍,但和真正的天才棋手王鵬飛相比差的還是太遠,在和王鵬飛交手時,對手總是能在自已以為沒有問題的地方找出問題,所差的,就是對棋形的感覺能力。接說,能得世界冠軍的棋手,快速打譜的訓練肯定做的不少,為什麼還是比不上人家呢?”託著腮,範唯唯想了想後好奇的問道。

是誰寫過這樣的文章,自已怎麼不知道?

王仲明稍稍一愣,他沒料到範唯唯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不過,這也說明範唯唯是一個能獨立思考,有個人見解,而非人云亦云,沒有主見的女子。

稍稍一愣後,王仲明用微笑掩飾心中的波動,“呵,達到世界冠軍程度的棋手,他們對圍棋往往都有自已的理解,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未必就是字面上所講的東西,嗯,怎麼說呢,天賦這種東西只對極少數處於頂尖層次的棋手有意義,就象百米賽跑,世界級選手的最好成績之間的差距只有零點零幾秒,但就是這零點零幾秒,卻是窮盡一切辦法也難以突破。看體育節目,世界紀錄是9秒58,這個世錄已經保持了很久了,現今世界,有能力衝擊這個紀錄的選手不超過三位,那麼進入10秒呢?至少有三位數以上的運動員可以作到。

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是因為其少有,天才的出現有其規律,卻是無法複製。而且,所謂的天賦在高水平的競技中所起到的作用,就象是落在天枰一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