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1 / 4)

小說:大宋八百年 作者:風格1

,什麼都不需要他們去管,也不允許他們管,軍人都把活幹了,還要民政和後勤幹什麼,大家各管一攤,各司其職,這樣效率更高。

城池周邊的屍體清理這回可以用到民夫了,軍方出錢出糧,也算是另一種方式的以工代賑了,在短時間之內,讓這些難民的手上有一點小閒錢,挖坑深埋屍體,戰場處灑上石灰消毒,免得起了瘟疫。

另外要做的事情就是先透過公路將傷兵,還有陣亡者的骨灰運回自治區去,該養傷的養傷,該退役的退役,該進入悼念堂的進入悼念堂,該紀念的紀念,一進井然有序。

憮卹金也必須在最快的時間發放下去,在憮恤方面,是隨時按著自治區經濟條件進行調整的,現在一名陣亡者的撫卹,普通士兵在三千貫左右,軍官按級別不同也不一樣,最高的上校可以達到五萬貫,將級更是在十萬左右,不過這一戰下來,校官沒有陣亡,只有兩名受了輕傷,尉官陣亡六十七人。

大筆的憮恤一文不少的送到家屬的手上,沒有家屬的,直接以捐贈的形式送給學校、醫院、或是困難的軍屬,絕對一文不留,這是維繫護**軍心的一種方式,任何人不能向這種錢伸手,伸一個剁一個,毫不手軟。

' '

233 碰撞

233碰撞

自治區因為護**的存在,完全站穩了腳跟,做為一個特殊的存在,獨立性極強,可是偏偏是自治區,屬於大宋的一部分,甚至還要照常向大宋交稅,不過這部分稅其實還是沒有交上去的,最後還是要回到自治區的手上。

自治區現在的資金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充足的,雖然兩條高等級公路的開工,但是通往臨安的公路已經可以自給自足,甚至大宋在這方面都開始有所回報了。

耗費最大的當屬漢中通往蜀中的公路,耗費極大,但是透過債券的形式進行融資,使得自治區的財政部收上來大量的資金,甚至現在還要拔一部分出來給石門之戰進行善後。

財政赤字,財政赤字如此的嚴重,但是卻並沒有影響自治區的發展,反倒是因為資金週轉而變得越加的繁榮了。

而這一部分資金,因為是融資,是從百姓的手上借來的,這錢是不能隨便亂花的,每一部分資金的支出,都要在報紙上進行公示,讓民眾知道自己借出去的錢倒底花到了什麼地方,確認這些資金並沒有那些官員們貪墨掉。

蒙元的軍隊退去,第一批行政官員進駐石門,這一戰算是正式將石門併入了自治區當中,使得石門取代太行關成為東部戰區的最前沿。

行政官員們需要請大量的人手,進行難民的安排,這些難民願意回去的,可以攜帶三天的口糧,甚至還可以有兩貫錢的路費,這錢雖然少了點,但是對於自治區來說,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而不願意離去的,可以安排自治區,石門、太原等地任選,想去哪都可以,可以做農民種地,也可以入城做工人。

在人員分流之時,所有的一切都說得明明白白,做農民,可以得到大量的土地,自治區因為大力發展工商業,使得農業用地變得寬綽了起來,一人二三十畝,根本就種不過來,而且留在城中成為工業人員,賺錢的工錢要比種地划算多了。

數十萬難民,在行政院與總參謀部進行協調之後,借用了後勤部隊大量的運兵車輛,運車兵都是用重型挽馬拖拽的大型車輛,而且還是使用的鋼製軸承和鋼板減震器,一輛車一次就可以運送三十人,擠一擠,運五十人不成問題。

這些難民分別登記造冊,經由行政官員量身推薦到各自的崗位上去,而做農民的居多,雖然大宋是城市化最成功的一個朝代,但是華夏民族那種根深蒂固的土地情節仍然使得大多人認為擁有一塊土地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畢竟土地不會長腿,跑不掉。

而自治區各大農業區因為勞動力向城鎮湧入,使得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哪怕是使用大型耕種器械,仍然有大片的荒地,就連最肥沃的八百里秦川都有不少的荒地,正好可以安置這些人。

雖然自治區的工業發達,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向外冒,在法律的框架內僱請工人,但是這些工廠的建造卻有一個硬性的規定,就是不得侵佔耕地,哪怕地荒著,也不允許建工廠,工廠只允許建在貧瘠的地方。

而且孫陽這還嫌人口不夠用呢,南洋那頭已經開始接觸了,俘虜勞工隊伍已經先入南洋,進行呂宋島縱深處的清理工作,那些土著都被趕進了深山雨林裡,一片片的肥沃土地被圈了出來,甚至還開始整治橡膠園了,稻米與經濟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