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殺身之禍,將“王”氏增加筆畫,改為玉、全、琴、申、田、車、周、馬,以及龍、乃、金等姓氏,所以後來朝鮮半島的王氏人口十分稀少,成為稀姓。
李成桂建國之後,數次派使者入明,終得封王,國號朝鮮。
第五百五十章爭端
烏雲密佈,浪花翻滾,風雨瞬間而至,雨點打在船板上,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此時李芳果坐在船艙裡眉頭緊鎖,思考著自己的人生軌跡。
這位朝鮮國最有可能繼任世子之位的男人,此時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年近四十,不再年輕氣盛,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事反而容易看開,是歲月的沉澱,同樣是智慧的提升,可惜,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簾子掀起,外面走入一人,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公子放心,已經檢查過,沒有異常。”
“舅父,這次出使,一旦明廷不準,如何應對?”
“應該不會,大明為禮儀之邦,最講究的是信字,既然當初答應了公子的婚事,絕對不會反悔。”
朱元璋賜婚的告書早已送到朝鮮,這樣的舉動曾經引起一陣轟動,畢竟是公主下嫁,這可是頭一回,誰想等來等去,一直不見人過來,最終等來的確是明太祖朱元璋病重歸天的訊息,新皇登基,恰好藉著出使之際促成此事。
“但願如舅父所說。”
“只要能娶到大明的公主,背後也就有了靠山,這件事對王立世子必然構成影響,所以這一次一定要全力促成此事。”
一個男人,確要靠著一個女人生存,李芳果不由得發出一聲苦笑,“舅父放心,已經對大明的皇室習俗記熟,不會因為這些失禮而惹公主不快。”
那人坐在一旁,“這些兄弟裡,我最看好的是你,不要灰心,有舅父在,絕對不會讓人欺負你。”
李芳果一言不發,這種政治婚姻極為常見,甚至從來沒有見過對方,就要按照命令結成夫妻,不要忘了,對方是大明的公主,自己只是一個王的兒子,兩者之間的地位完全不同,公主嫣的地位與朝鮮王持平,就算促成這件事,未嘗是一件好事,大小事宜都要遷就對方,處處都要小心,甚至是男女同房之事都要看對方的臉色,對於男人而言,同樣是另外一種沉重的打擊。
一夜無話,風雨過後,天氣晴朗,海上的變化極快,一天之間就會出現幾次變化,經驗豐富的漁民可以透過看天上的雲判斷風的大小還有方向,提前做足準備。
李芳果從船艙走出,一下子愣住,雲霧散去,水天之間突然冒出一艘大船,速度不慢,兩側有數十隻小船護衛,上面的旗幟和自己船上的一模一樣。
“舅父,快看。”
“奇怪。”那人也是眉頭一皺,這裡臨近大明水域,除了偶爾會有漁船出入之外,幾乎很少見到這樣的大型船隻,何況還是自己這邊的船,會是誰!
“靠過去。”
“是。”
命令下達,下方水手紛紛改變位置,兩艘大船緩緩接近,對方同樣發現,上方人頭湧動,下方小船紛紛加速,左右分開將李芳果乘坐的大船圍住。
“弓箭、刀手準備,如果有人敢登船,格殺勿論。”
隨著小船圍上,氣氛頓時變得緊張,尤其是這樣的局勢下,在沒有弄清楚對方的身份還有意圖之前,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在這裡,一旦出事,完全可以講罪責推得一乾二淨,這樣的風浪,船被水打翻,或者遇到水賊都不為過。
“韓大人,數日不見,別來無恙!”
對方船頭站著一人,面帶笑意,李芳果隨行之人神色微變,“鄭大人,為何來此?“此人是誰?李成桂八子李芳碩的人,原本是朝鮮王眼前紅人,後來偏愛八子,索性讓鄭道傳輔佐,大有將王位相傳之意。
鄭道傳哈哈大笑,“和韓大人一樣,奉王命前來面見明皇。”
“這不合乎規矩。”
但凡出使,代表的是國主,只能是一個人,一下子出現兩個使團,豈不成了笑話。
“韓大人多慮了,在下奉命出使為的是國事,並非兒女情長,既然事有不同,當然可以一同朝見。”
鄭道傳極為了得,出身於高麗王朝的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祖父鄭均官至檢校軍器監,父親鄭雲敬官至刑部尚書,並曾作為書狀官奉使元朝,並與高麗名士李谷結為忘年之交。
此人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在李穡門下“講論不輟,聞見益廣,為文章汪洋渾厚,諸公鹹推讓之”。
1360年參加科舉考試,中成均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