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2 / 4)

小說:血衣衛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頗得朝中大臣擁護,另外一個是康氏所生李芳碩,別看年紀不大,頗得父王喜愛,康氏早有謀奪王位之心,暗中聯絡了不少人手,夾縫裡生存,這種滋味必然不好受。

李芳果返回船艙躲避風雨,身後那人看看天上烏雲,不由得嘆口氣,恰如此時朝鮮的局勢一樣,戰亂頻繁,難得的安定,如果處理不好,又將陷入滅頂之災。

此時朝鮮的王是李成桂,這人極為了得,自幼愛好打獵,武藝高強。二十二歲那年,高麗恭王利用中國爆發元末農民起義的機會,發兵北拓領土,吾魯思不花成為了高麗的內應,協助高麗軍隊攻佔元朝雙城總管府。

此後李成桂與其父歸順高麗,成為高麗將領。吾魯思不花歸附高麗後,恢復高麗名李子春,官至榮祿大夫判將作監事、朔方道萬戶兼兵馬使。

高麗末年,戰亂連連,此時正是李成桂賺取政治資本的時機。

公元1361年九月,禿魯江萬戶樸儀反叛,官軍平叛不力潰敗。此時,李成桂官居通議大夫東北面上萬戶、金吾上將軍,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軍初戰告捷。這是李成桂出仕以來的首次戰功。

公元1362年正月,高麗參知政事安佑與上將軍李芳實回師二十萬攻擊西京紅巾軍。李成桂本次領兵二千人參戰,由東大門奮勇進擊,率先等城,又立大功一件,從此威名日著。

此後,李成桂不斷建立武功,公元1362年2月、7月李成桂任東北面兵馬使擊敗元朝軍閥納哈出。公元1364年擊敗依附元朝的高麗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寧(今咸鏡南道永興、現今的金野郡)以北討伐女真。公元1370年以騎兵五千步兵一萬自東北面渡鴨綠江攻打東寧府。北元東寧府同知李吾魯帖木兒逃往於羅山城。

李成桂一度到達遼陽。僅以身免的納哈出稱李成桂“年少而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將任大事於爾國矣。”憑藉戰功顯赫,李成桂得寵於高麗恭王,官至密直副使,進階奉翊大夫,賜端誠亮節翊戴功臣之號。逐漸替代了權臣李仁任,與崔瑩、曹敏修掌握實權。

公元1377年,李成桂在智異山殲滅倭寇名聲大震、同年8月在西海道(黃海道)一帯大破倭寇。公元1380年倭寇500只船侵入雲峰(今韓國全羅北道南原郡),佔領引月驛,高麗敗北,駐紮在當地的將軍陣亡。李成桂被任命總指揮官擊敗倭寇首領阿只拔都(荒山戰鬥)。

公元1382年,明朝命北元降將胡拔都深入到東女真地區,招撫當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進抵端州,女真首領金同不花降附,高麗命令其大將李成桂率兵出擊,雙方戰于吉州,女真敗退。

李成桂透過一系列重大戰績取得很高的威望,他也與鄭道傳、趙浚、尹紹宗等新興士大夫勢力聯手,抵制高麗王室和崔瑩代表的權門世族的舊勢力。

公元1388年,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定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密議進攻遼東,守門下侍中李成桂反對無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於是李成桂勸服曹敏修,果斷在威化島回軍,返回開京(今朝鮮開城),流放崔瑩,此後掌握高麗政權。六月,王禑退位,其子王昌即位,以李成桂為東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統使,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

王禑意圖復辟,事敗,李成桂以明朝稱王昌非恭愍王之後而不許入朝為藉口,廢王昌為庶人,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是為恭讓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華,十二月被殺。恭讓王只是李成桂的一個傀儡,他以李成桂為奮忠定難匡復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寧君、開國忠義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三百戶,田二百結、奴婢二十口,稱中興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孫蔭職。

效忠高麗王朝的大臣鄭夢周被李成桂之子李芳遠刺殺,自此李成桂篡國的最後一道障礙被剷除。公元1392年七月十二日,右侍中裴克廉等脅迫恭愍王妃廢黜恭讓王。七月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趙浚、奉化郡忠義君鄭道傳、同知密直司事南誾等親信的勸進下,李成桂在開京壽昌宮即位,開創了朝鮮王朝五百年的基業。

公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為免除後患,遣中樞院副使鄭南晉、刑曹議郎鹹傅霖絞死恭讓王及其二子。分遣刑曹典書尹邦慶、大將軍吳蒙乙至江華島,刑曹典書孫興宗、僉節制沈孝生至巨濟島,將囚禁在兩處的高麗宗室全部誅滅。結果,高麗宗室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