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應付科舉考試不是很入門,但是日常公牘還是很能應付的,當年在他父親的衙署內就曾協助老人家處理過事情。他辦事機靈,是個幹才,來到李鴻章的麾下不負厚望,吃苦耐勞,精明練達,克勤克儉,很快獲得李鴻章的好感。初派委府內文案兼充營務處會辦,是秘書、兼總務處副處長的角色,直接對李鴻章負責。
李鴻章給派到安徽,任職安慶知府,府內所轄,正有安慶造船廠,他很知道皇帝對於安慶造船廠的重視,故而上任之後,不辭辛勞,建造輪船之外,多與各國往來中華的商人商談購船之事,雖然多不得畢其事,但也給皇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這之中,盛宣懷出力匪淺。
若是按照道光年間的規矩,以盛宣懷的家財、在李鴻章幕中多年經營,捐上一個候補道,不能算很困難,但咸豐之後,捐納之門早已經關閉,根本走不通,所以,盛宣懷只好仍舊做他的府內文案,兼造船廠營務處的差事。後來成立海軍學院,李鴻章舉薦他到學院中,做了學院營務處總辦。
從咸豐十七年之後,閩、浙、粵等省籌辦海軍的呼聲越來越高,李鴻章等人幾次上條陳,奈何皇帝始終不肯答應,卻從來不曾明說緣故,弄得各省官員疑竇叢生,卻又無從發問。
這一次皇帝東巡,閱看海軍建設之事,盛宣懷以學院營務處總辦,同時也是大沽、旅順、煙臺等地海防軍中所用炮艦兵船製造一方的總辦大臣之身,隨同東巡了。
以他的品秩,根本到不得御前,只好隨眾而行,不過盛宣懷腦子非常好,加以有李鴻章數年來的多番上下打點,給了他一封書信,以接近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楊三,於是在旅順事畢,航向煙臺途中,盛宣懷便儘量找機會跟楊三接近。他們素有交往,而直接見面的機會不多,加以楊三是皇帝身邊很重要的太監,幾乎寸步不離左右。遇到皇帝要休息時,便避入護衛起坐的房艙,大小官員想要單獨見他一面,真個難如登天。
然而,盛宣懷亦不是沒有收穫。楊三雖見不著面,卻跟他隨帶的蘇拉打上了交道。這個蘇拉名叫瑞錦山,其實是楊三的耳目。當然,為人很厲害,是不消說得的。
因此,盛宣懷拉關係套近乎的用意,在他洞若觀火,好在他的身分比他主人差得太多,無人注目,所以不妨就勢借勢,跟盛宣懷接近。然而,有其主,必有其僕,在盛宣懷面前,他亦不敢平起平坐,並且口口聲聲盛大人,盛大人,叫得恭敬而親熱。
頭一次是結識,彼此都不便深談,不過周旋盡禮而已,但從旅順回到天津,情形就不同了。因為皇帝此行,還要在天津要查閱炮臺,看操看學堂,一共有五天的勾留,不但時間從容,而且盛宣懷在天津有公館,招邀到私寓歡敘,便可以避人耳目,無話不談了。
那天是由盛宣懷口頭邀約到家吃晚飯。可是過午不久,便派車將瑞錦山接了來。主客都是便衣,又是在起坐的花廳中相見,因而少了許多拘束,由此行的見聞談起,很快地談到了楊三。
“錦山,”盛宣懷很親切地喊著名字,是那種舊友重逢的語氣,“你跟楊總管幾年了?”
“四年。”
“四年?那是……楊總管到皇上身邊不久,你就跟他了。難怪他拿你當親信。”
“也不敢說是楊總管的親信。不過,有什麼事,他總是對我說就是。”
“這樣說,你也天天進宮?”
“是的。”
“那麼,皇上也是天天見的羅?”
這些地方,就見得瑞錦山有分寸,不敢瞎吹:“我們那到得了萬歲爺跟前?”他說,“就是有頂戴的人,不奉呼喚,也不敢走過去呀”
“說得是”盛宣懷用關切的聲音說:“皇上就相信楊總管一個,不定什麼時候召喚,從早到晚侍候在那裡,真要有龍馬精神才對付得下來。”
“是不要說總管,就是我們,也夠受的。”瑞錦山說,“御藥房倒多的是補藥,不過性子熱,也不敢亂吃。”。
第9節船抵煙臺(1)
第9節船抵煙臺
肅順為六福求情,給皇帝迎頭訓斥了一番,嚇的不敢再進言,但想一想,自己幾次受六福請託,不求能夠回到御前做總管太監,只願回到北京,即便是在養心門內做一個小小的蘇拉呢?豈不是也好過在關外日夜受寒風吹襲之苦嗎?他當初也是看六福可憐,心中一熱便答應了下來,本來想著以自己的帝眷,這樣的事情不過是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不料事情會變成這樣?連帶著自己也跟著受連累?以為這樣的緣故,肅順跟隨皇帝南下的一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