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轉內閣明發,天下人皆以皇帝天生仁孝而感動,不過立刻也有奕等人上章,請求皇帝循舊例,以日易月,持服二十七日,皇帝不聽。
後來更有諸王大臣與國子監學生數十人上章規勸,皇帝不好把這些人的意見全數駁回,這才以‘國事繁重’為由,‘勉從所請’,不過在新一封的上諭中說,自己還是要在宮中守‘心孝三年’,這是天下人無法置喙的,只好由他去了。
皇太后的梓宮停靈在澹泊敬誠殿中,距離啟靈還有幾天,皇帝駕臨書房,要聽袁甲三講書。這種講書就是從康熙朝傳下來的,所謂的經筵日講了。講書的內容都是《四書五經》、《治平寶鑑》或者《帝鑑圖說》中的內容。
經筵日講本來是因為康熙皇帝臨朝的時候年紀很小,便從大臣中挑選一些才德俱優的,用文字、圖畫類的書籍給皇帝講述前朝歷代賢主的嘉言懿行。後來,康熙皇帝年齡漸長,再用這樣文字淺顯的書籍教授就顯得不大合適,便改為四書五經之中的內容——不過,經筵日講的名稱呼卻一直沿用了下來。
這一次袁甲三要給皇帝講的,就是五經之中易經的一段,是《易經》繫辭首節。
皇帝讀書極多,腹笥也很豐厚,這樣的內容與其說是給他講,不如說是給和他一起聽課的王公大臣們講。
袁甲三是河南人,不過多年居官在京,說得一口很清晰的京味兒口音,他說話的聲音又很洪亮,皇帝喜歡聽他說那些前朝閒主的德行還在其次,聽他說話好聽,倒成了主要的目的。
聽他說完,皇帝問他:“朕記得,當年聖祖皇帝曾經於南巡北返之機,臨幸衍聖公府,行三跪九叩禮,為古文尚書是否存偽之事,與孔東塘有過好大的一番爭辯,可是有的?”
袁甲三想了想,點頭答說,“這,有的。聖祖皇帝一代雄主,於曲阜衍聖公府跪讀祝文,行曠古絕無的三跪九叩禮,實在是漢家道統,一脈相承,絕無他虞了。”
皇帝莫測高深的一笑,又問道:“那,古文尚書真偽考呢?”
康熙二十三年的時候,皇帝東巡,‘時逢甲子,乘時命駕’,其實內中有很大的深意。三藩夷平,偃武修文,康熙十八年特舉博學宏詞,本來是想羅致前朝遺民志士,同開新局,但巖壑之間的大儒如顧亭林,李二曲,傅青主等人寧死不出,而朱三太子尚在民間,終是隱憂,如何消除這些隱患,是皇帝無日不縈懷的一個問題。
後來給他想出一個辦法來,治國之道無它,民之所好而好之,不過僅僅如此還不夠,因為長期下去,必成遷就,還須教化。然則滿洲又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教化百姓的嗎?當然沒有
拿皇帝自己來說,從小讀書明理,讀的是什麼書?還不就是漢人留下來的書嗎?親政之後,治國平天下,是從哪裡來的道理?不也是得力於漢人留下來的書嗎?
轉念至此,皇帝大徹大悟,要想長治久安,唯一的出路就是認同漢文化他在想:擇善固執,不立門戶,朕行孔孟之道,則受孔孟薰陶的漢人,自然以萬乘之主視朕因此東巡的第一件要務,就是瞻仰闕里,敬禮先師。
訊息傳到曲阜,六十七代衍聖公孔毓圻又是興奮,又是害怕。興奮的是,自從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封禪順道拜謁孔廟以來,歷時六百八十年,始再有天子幸闕里;擔心的是,他的祖父衍聖公孔元直在順治初年碰過一個很大的釘子,是為了薙髮。
當時薙髮令下,有兩句簡單而狠毒的口號,就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孔元直又想留髮,又想留頭,便由原任山東知府叫孔文謤的上了個摺子,說‘禮之大者,莫過於冠服’,而孔家‘自自漢暨明,制度雖有損益,獨臣家服制,三千年來,為之或改,今一旦變更,恐於皇上崇儒遵道之典,有未備也。應否蓄髮,以復先世衣冠,統唯聖裁。’
摺子呈上去,得旨是:‘薙髮嚴旨,違者無赦,孔文謤奏求蓄髮,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從寬免死。著革職,永不敘用。’
表面上是在訓斥孔文謤,實際上是在訓誡孔元直。到了這一次康熙臨幸,會不會有什麼一反‘攘夷’而改為‘尊夷’的舉措,不能無憂。
到了十一月初,皇帝在江寧特遣大員祭掃明孝陵,並御筆題‘治隆唐宋’匾額一方,這一次,孔毓圻才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十一月十六日,御駕北還到費縣,頒下上諭,祭孔以後,還要舉經筵,‘於孔氏子弟選取博學能講書人員’,先撰寫講義程序,題目由皇帝圈定,就是《大學》開宗明義的第一章。而中選的講書人員,就是孔尚任。
經講完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