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侯本來就是皇帝。”“為什麼要讓倦侯退位?天理何在?”
皇宮南門外的聚集者很快就超過了千人,附近的各大部司大門緊閉,沒有一個人敢出來管閒事。
皇宮城牆之上,宿衛士兵嚴陣以待,但也沒有下來驅散人群。
第三股人群稍後趕到。
蕭聲和申明志已經無路可走,帶著兵符,不知該投奔哪一方,楊奉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只有倦侯是大勢所趨,也只有倦侯能理解兩位大人的苦衷。”
“真的?”蕭聲和申明志曾經與倦侯發生過沖突,心中很是忐忑。
“倦侯連柴家都能原諒。”
韓孺子為衡陽公主送過葬,曾在柴府與冠軍侯會面,這些事情都被視為倦侯與柴家和解的象徵。
蕭聲只剩一個問題,“倦侯真的潛回城內了?”
楊奉微微一笑,“兩位大人覺得我在深夜裡跑來跑去為的是誰?”
蕭聲與申明志都是老奸巨猾之人,若在平時,絕不會輕易相信楊奉的話,現在,他們願意接受任何人的任何勸說,只要那是一條路。
楊奉將他們也帶到了皇宮南門外。
看到這麼多人在為倦侯吶喊,蕭聲與申明聲再無猶疑,跑到最前方,舉著兵符,命令宿衛士兵開門。
宿衛軍當然不會因為兵符而從命,但是多少受到一些影響,在城牆之上更加猶豫不決。
楊奉下馬,在人群中走來走去,時不時與熟人點頭,有讀書人,也有柴家人,然後他擠出人群,重新上馬,帶著不要命等人離開南門,繞行東門。
誰也沒注意到,楊奉將英王帶走了。
看到人群,英王興奮了一會,可他太困,在不要命懷裡睡著了。
東門很冷清,無人聚集,一隊宿衛士兵守在門外,遠遠就將來者攔下。
楊奉下馬,迎向一名太監,向此人耳語數句,太監藉助火把,望了一眼英王,點點頭,命令士兵讓開,楊奉只帶不要命和英王步行進宮,其他人留在外面。
時間已近四更,王府裡,東海王仍未得到譚氏的訊息,只聽到一個又一個噩耗,似乎越來越多的人轉而支援倦侯,而倦侯現在何處,根本就沒人知道。
“不可退縮,不可退縮,這回我絕不能再退。”東海王再一次幻想自己登基之後的場景,終於鼓起勇氣,向譚家兄弟和眾刑吏說:“不等了,出發去皇宮北門,那裡有人接應。”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名刺客
俊陽侯花繽派出的三名刺客馬不停蹄,終於在三更過後到達迎風寨,他們身穿南軍士兵的盔甲,一路上雖受到幾次盤查,全都矇混過關。
白橋鎮到迎風寨之間的南軍正處於極度混亂之中,蔡興海率領的少量北軍無力彈壓,更阻擋不住崔太傅可能的反撲,所以乾脆收攏自保,放棄對白橋的守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衝突,倒是給這三名刺客創造了方便。
迎風寨山下佈滿了臨時營地,同樣守衛鬆懈,好多人整夜不睡,四處打探情況。刺客下馬,大大方方地進入一座營地,稍事休息,觀察了一下週圍的形勢,步行上山進入寨子裡。
山上的軍紀稍好一些,可是仍然有人在營房之間來來往往,也不隱藏,甚至就在屋外聚堆交頭接耳。
三名刺客互相看了一眼,都對這次刺殺充滿信心,分頭在營地裡兜了小半圈,很快就打聽到了倦侯的下落。
倦侯整個晚上都在議事廳內,一直沒有出來,身邊也沒有多少衛兵。
刺客匯合,信心更足了,甚至覺得連刺殺都是多餘的,崔太傅只需派出一名將軍,一路馳來,就能收服南軍將士,活捉倦侯更是不在話下。
可他們不是將士,對收服南軍不感興趣,也沒想過要找人幫忙,只希望儘快完成任務,帶著倦侯的人頭回去見花侯爺和崔太傅。
“倦侯身邊有一名衛兵,要小心對待。”一名刺客說,他已探聽明白,親手殺死趙將軍的並非倦侯本人,而是一名其貌不揚的衛兵,他判斷此人身手不凡。
三人很快做好分工,一人在外面望風,兩人進廳行刺,其中一人專門對付衛兵,另一人只管刺殺倦侯並割取人頭,如果中途不小心撞見其他人,就自稱是從白橋鎮來的信使。
又觀察了一會,三人向議事廳接近,沒有刻意隱藏行跡,碰見了幾名士兵,這些人違反軍紀夜裡閒逛,自然不會攔阻詢問其他人的來歷。
議事廳門口沒有衛兵,更顯倦侯戒備不嚴、孤立無援。
一名刺客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