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人卻捨不得吃贈送的芙蓉幹糖和酥合子,而是把它們帶回家,留給孩子吃,一碗粥,不但自己能吃飽,還能看到孩子的笑臉,多好。
這也讓羅莎麗亞明白,不管什麼年代,父母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也不管什麼年代,贈品的吸引力都是很大的。
……
太白居連著賣點心帶賣粥,生意熱鬧起來,人手就顯得有些不足了,不光是李富家的大丫,二丫,三丫,連陸氏也過來幫忙。
自從認同了羅莎麗亞“藥食同源”,杜誠除了專研醫書,也不錯過任何請教的機會。
“糯米麥粥真能養心神,斂虛汗,厚腸胃,強氣力?”杜誠問這話不是置疑,而且求教。
對謙虛,勤學之人,羅莎麗亞也願意教他:“糯米性溫味甘,補肺氣,充胃津,不過其粘性過大,小兒,病人不宜多吃。小麥味甘,性平,能養心安神,厚腸益脾。”
“這樣…”杜誠恍然,“難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就有甘麥大棗湯。”
“甘麥大棗湯?治什麼的?”換成醫術,羅莎麗亞就沒杜誠在行了,她也虛心請教。
杜誠當然也不會藏私:“小麥、甘草、大棗各適量,共煮湯服食。共治神志不安,夜寐不寧,精神恍惚或悲傷欲哭。”這方子他早知道,但對小麥的養心功效,卻是一次這麼瞭解。
“張仲景真了不起。”羅莎麗亞由衷讚歎,現代可以把小麥細細研究,知道它含蛋白質多少,含澱粉多少,含鈣、磷、鐵多少,但古代哪有這些名詞,可一樣有醫生知道它的食用藥用價值,要不怎麼張仲景被後世尊為“醫聖”呢。
“你也很了不起。”杜誠真這樣認為,但這話他只敢在心裡說。
羅莎麗亞可不知道杜誠在想些什麼,“你幫我把這罈子放屋裡。”有免費勞動力,她自然要使喚了。
杜誠雖然主業是郎中,但砍柴種田這類的活一樣也沒少幹,也沒有任女孩子乾重活,而自己在旁邊看熱鬧的不良習慣,很痛快就幹活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