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1 / 4)

小說:品三國 作者:津鴻一瞥

此��裁醋鈧彰揮諧頻勰兀�

*擁有和皇帝一樣的政治待遇,並且大權獨攬,曹操除了名義上不是皇帝,已經是事實上漢朝的最高統治者。這個時候,曹操不管是篡漢自立,還是代漢自立,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在這樣有利的局面下,曹操終其一生都沒有當皇帝,這是為什麼呢?

比較通行的說法,認為曹操審時度勢、知難而退,把代漢自立的這樣一個任務留給了他的兒子曹丕。這個也是有根據的,根據《三國志》裴松之的注,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以陳群、桓階、夏侯惇為代表的一些人向曹操勸進,勸曹操當皇帝。陳群他們的觀點是這樣的,說大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普天之下沒有一寸土地、一個子民是漢王朝的,留它幹什麼?夏侯惇的觀點是,皇帝是什麼?皇帝就是萬民之主,什麼人是萬民之主?能夠拯救人民的,能夠安撫人民的就是萬民之主。現在誰在拯救和安撫人民?曹公啊,為什麼不能當?可是曹操沒有接受。曹操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話說:“施於有政,是益為政”,什麼意思呢?就是隻要對政治產生影響,那就是執政,不一定要有一個執政的名分。然後他又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如果說天命確實在我們曹家,那我就做個周文王吧。因為我們都知道,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事殷,已經有了這個天下的三分之二的地盤他都沒有去推翻殷王朝;但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是滅掉了殷紂王,取而代之的。所以大家都說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我做周文王,兒子做周武王吧,都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不同意。呂先生說,曹操說吾為周文王,正見得曹操不肯篡漢;至於說他把這個任務留給了兒子,呂先生用了四個字來評價:“豈非夢囈”?他說你們這是說夢話。這個地方我是不太弄得懂、弄得清楚,我對呂先生是最為敬重的,我以前的講座也多次引用呂先生的觀點。但是我覺得,說曹操沒有把這個事兒留給他兒子,好像也不大說的過去。

那麼我的看法是這樣,這個曹操當不當皇帝的事情,我總結了“四有”,就是“有想法,有資格,有條件,有障礙”。當然說曹操有這個想法是我的主觀推測,講清楚,因為他有沒有這個想法,天知道呢,又不能找他來問,也沒記載。但是,你說這個人做到那個份上了以後都不想,好像總是不太說得過去吧,對不對。第二,有資格,這個也不用討論了。有條件,那更不用討論了。那麼有什麼障礙呢?張作耀先生的《曹操評傳》裡面講了四個障礙。

第一,曹操青年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說這個“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我們回顧一下我們這個節目前面講過的《一錯再錯》,我們講到董卓廢立、袁紹另立、袁術自立,都在皇帝問題上犯了一個嚴重的政治錯誤。而且這三件事情曹操都是不以為然的,而且曹操認為隨隨便便換皇帝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這個觀點可能到他晚年他還有。第二點,就是曹操世受漢恩,他們這個家族世世代代都受到大漢王朝的恩寵的,他報恩的思想可能還是有的,至少不忍心下手。第三點,就是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說我曹某人就是想做個齊桓公、晉文公,我絕不會篡漢的。賭咒發誓那麼多次,最後他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啊,這是第三點。第四點,就是曹操盤算了一下,發現他稱皇帝不合算,為什麼呢?他太清楚劉備、孫權是什麼人了,他非常清楚只要我曹某人一稱帝,劉備、孫權馬上跟進,最後篡漢的罪名我曹某人背上,他們安安全全地去當皇帝,這不能便宜這兩個小子,對吧。第二點,我曹操雖然現在不是皇帝,但我代表中央啊,劉備、孫權這些人,他再怎麼說他只能算是地方。如果我當了皇帝,他們也跟著當皇帝,那他們地方變中央了,我跟他們的關係就不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是對方的關係,是國與國的關係,是對等的關係,這也不合算。

這個就是張作耀先生總結出來的四個原因,我可以把它總結為十二個字,就是“不吉利,想報恩,難改口,不合算”。但是我私下裡以為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操自慚形穢,他形象不好,長得太差了,個子又矮,估計臉蛋也不怎麼樣。這個現在聽起來很可笑,有人要攻擊我說又信口開河了,其實要知道一點歷史的人就知道,那個時候是確實很重形象的,如果一個人形象太差了當皇帝,下面就會議論,議論的話叫做“望之不似人君”,看上去不像,這恐怕也是個原因。

所以建安二十四年,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引《魏略》這本書的記載,說這一年孫權上了一封勸進表,勸曹操當皇帝。那麼曹操把孫權的這封信拿來給左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