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2 / 4)

小說:品三國 作者:津鴻一瞥

看了一下,說了這麼一句話,說這小子是放肆地把我放在爐子上烤。

*曹操已經是享受了皇帝的待遇,擁有了皇帝的權力,只是沒有皇帝的名分,孫權的勸進表應該說並不是空穴來風。但曹操卻認為孫權這是不懷好意,沒安什麼好心,是要把自己放在火爐上烤。曹操為什麼要這麼說?他真實的想法是什麼?易中天先生又是怎樣認為的呢?

所以我認為,曹操的真實的想法,恐怕最後是採取了這樣的一個態度——“聽天由命”。就是說,他說如果天命在我,我就做個周文王,這句話也未必就是確確實實地暗示他的兒子代漢自立;而是說如果真的天命在我這,那你就去代,如果天命不眷顧我,你就別代,你就繼續做你的魏王,做你的丞相,我們只要掌握政權就行了。他是這樣的一種兩手的打算,是聽天由命。但是,該做的事兒必須做,步子一步都不能停下來,所以才有了這樣一系列的活動,或者說這一系列的得寸進尺。先是“如蕭何故事”,然後是“封魏公”,然後“晉魏王”,然後享受皇帝的一切禮遇待遇,一步都不停。

那麼這一系列的行動或者說活動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封魏公”,這是個轉折點。為什麼是一個轉折點呢?表面上看起來,封公和封侯只是在爵位上升了一級,因為諸侯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但是你要知道漢代這個時候,公爵和侯爵它有個本質的區別,就是侯爵它最多有封邑、有封地,而公爵可以獨立建國,可以建立自己的國家,他可以建宗廟和社稷。事實上曹操封了魏公以後也建了宗廟和社稷,在魏郡。社稷是什麼呢?社稷就是社壇和稷壇,社壇是祭祀土地神的,稷壇是祭祀五穀神的。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所以我們先民認為誰掌握了土地和糧食,誰就掌握了一個國家,就掌握了國家的政權,所以社稷是國家政權的象徵。一個家族如果能夠建立一個國家的話,那麼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廟、建社稷壇,叫做建廟立國;如果要消滅一個國家的話,那麼打進它的首都以後一定要把它的宗廟和社稷壇給它毀了,叫做毀廟滅國。那麼曹操封了魏公以後,在鄴城建立他魏國的宗廟和社稷,就表明他已經建立了一個獨立公國。我們現在還不能叫它獨立王國,因為曹操是公爵嘛,獨立公國。

那麼這樣一個建議是誰提出來的呢?是董昭提出來的。那麼這是董昭的創意,還是曹操的授意呢?我們現在搞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這是曹操想做的事情。曹操在此以前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做了三件事情:一個是擴地,就是把他的封地由十五個城變成了三十個城;第二件事情叫做幷州,就是把天下的十四州併成了九州,併成了九州以後,幷州、幽州、司州的四個郡歸了他冀州,就是曹操把地盤擴大了;第三個就是造輿論。那麼造輿論呢,那當然用不著曹操自己動手,也用不著自己動口,有的是人幫他造,比方說董昭啊。那麼董昭這個人其實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我們注意曹操迎奉天子到許縣,就是董昭的主意。董昭在三國史上只算一個次要人物,但是每次都出現在關鍵時刻。那麼董昭就大造輿論,然後群臣聯名上書給皇帝,請求給曹操封為魏公。於是皇帝就派一個叫郗慮的人,郗慮當時官職是御史大夫,也就是副總理兼監察部部長這麼一個職務,持節策命,封曹操為魏公,同時擔任大漢王朝的丞相,同時還兼任冀州牧。就是他的面子越來越大,實惠全部都保留了,這當然是曹操想要的事情了。

但是曹操要作秀,三讓。策命來了以後曹操馬上上表,說這個待遇是隻有周公才能享受的啊,我曹操怎麼敢當呢?不敢當,不敢當。於是,以荀攸為首的三十多個人就寫信給曹操說,曹公啊,你怎麼不敢當呢?敢當,敢當!您老人家的功勞比周公大多了,我們都是熟讀歷史的人,我們知道歷史上找不到比你功勞更大的人,請你一定要當魏公。曹操說,那這樣的話,那不好意思我就接受這些封地,魏公這個稱號我是絕對不敢當的。那麼荀攸他們又寫信去說了,說曹公這樣做就不好了嘛,對不對,給你加封這個公爵,這是皇上的意思嘛,也是我們文武百官的意思嘛,你這樣推三推四的,那就不夠意思了嘛。為了給皇上面子,也給我們一點面子,委屈您老人家,就當個魏公吧!噁心啊,真是不爽,也不像曹操的為人,但是必須這麼做,因為這是規矩,這是慣例,這是必須要走的程式。如果你不讓三回,馬上就接過來,你看吧,馬上就有人罵他厚顏無恥,你都不讓一讓,你就當之無愧了?

何況,曹操封魏公,他還有一條叫“加九錫”,九錫就是九種特殊的待遇,一般加了九錫以後就離篡位差不太多了。加九錫、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