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乙埋大恐,派兵順著葫蘆河南下,爭之。他的對手可是蔡挺,即便沒有王巨相助,那也不梁乙埋能對付的。於是中了蔡挺的埋伏,三軍慘敗,熙寧寨北面屬於西夏的洛勒緩等七族皆被官兵乘勢所破。這一役,為了以後平夏城大捷打下了基礎。
這幾場戰役,給了西夏人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想要打勝,還是學習李元昊,十萬二十萬的來打吧,幾萬人真心不行。
但宋朝本身依然繼續苦逼著。
首先是裁軍,一共裁掉了十三萬多禁兵,加上戰死的一部分禁兵,現在禁軍數量下降到勉強五十四萬人。廂兵裁掉了十二萬人,下降到三十七萬人。
還繼續是一支龐大的冗兵。
這只是裁兵的第一步,以後還要裁。
但不代表著馬上財政會因此而受益,廂兵要好一點,多是農村兵,他們待遇低下,都是往年因為災害編入軍中的,當時編入進來是一件好事,一家人因此得活。可過了災年,那就苦逼了。他們待遇幾乎與保捷軍差不多,一年才三十餘貫錢糧帛的收入,然而保捷軍還能抽空回家勞動一下,進入了廂軍,那有機會回家勞動。於是一家人苦哈哈地熬著。
這是沒有放開的,若是放開了的話,讓廂兵自由選擇,朝廷再少許出一些錢帛,那麼五十萬廂兵會有四十萬廂兵選擇離開軍營!
廂兵的這塊不為難,並且是自由選擇,沒有出路的,依然聽從留在軍營裡,頂多各指使必須重組一下,但是廂兵的重組,同樣也不會有風波。
難的就是禁軍。
這些人家屬多在京城,吃空餉的還好一點,檢索出來,朝廷不需要任何安置費。有出路的也就罷了,出來了就出來了,甚至極個別禁兵還巴不得出來。
但沒有出路的,一旦出了軍營,又是生活在物價昂貴的京城,想想有多悲催,關健現在又沒有免役法,否則將他們重新僱成衙差役差,又能找到一條新的出路,然而現在沒有,所以必須有後續的安置費用,並且還是一筆不菲的退伍安置費,讓他們順利渡過最初幾年時光,慢慢尋找出路,這樣才不會產生騷動。
因此它是第一步裁兵。
在第二步裁兵之前,必須在開封附近各州縣大規模開始了淤田,挪出大量耕地,將禁兵城外化,農村化,為什麼農村化,一是開封城太繁華了,不適宜打造一支鐵軍。二是這一裁與檢索吃空餉,暫時將餘下的各將軍震懾住了,但他們生活在城中,要吃要喝要玩要樂,不能吃空餉了,早晚必伸出另一隻貪婪的大手,那就是剋扣,剋扣士兵的兵餉。因此也要離開這個繁華的地方。三就是減少士兵家屬的生活開支。
這個有點麻煩,即便有了淤田,未必會有多少禁兵願意離開京城。
所以這必須往後挪。
然後才是第二步裁兵,再次檢索吃空餉,它是關健,不管什麼理由什麼情況,吃空餉必須杜絕之。
再進一步地淘汰羸弱士兵,生生將禁兵裁成四十五萬人,稍許增加士兵的薪酬,再於河北河東陝西巴蜀荊湖南湖與兩廣增加一些土兵,用二十五萬禁兵與這些土兵鄉兵混編輪戍,二十萬禁兵備輪戍與拱衛京畿安全。因為常駐兵力還是在二十萬,全國依然是主幹強,枝幹弱的局面。
而且也有一個例子,宋太祖時,只有十五萬禁兵,十來萬廂兵,就這麼一點兵力,對抗遼國,一統天下的。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況且四十五萬禁兵,再搭配可能的三十萬土鄉兵與蕃兵,戰鬥軍隊數量也不少了。
若是那樣,戰鬥力變得強大,養兵費用卻會急劇下降。
這才是完整的裁兵。
所以第一年朝廷財政並沒有得計,就是到了明年,依然得計不會太大,後年才能稱得上真正得計。
三司也統計了一下,估計節約了三百幾十萬貫錢帛。若是拋除吃空餉的那部分,實際並沒有節約多少,正是此故。
還有,坊場河渡,前前後後變出來四百多萬錢帛。
兩相結合,算是不少了。
但宋朝很悲催,這年太行山這一帶地震帶開始大規模的地震,東北到遼國幽州,西南到開封,包括河北許多地區都發生了規模不小的地震現象,說是湧沙出水,破城池壞廬舍,官員吏民一起不敢在城中居住,跑出城,住草棚子帳蓬。趙頊無奈地派出滕甫吳充安撫河北,滕甫看到大家這樣,不行哪,不能草木皆兵,真正快活的是盜賊,一家家的公開入盜。於是宿在屋簷下說:“民持吾以生,屋摧民死,吾當身同之。”在他帶動下,百姓才漸漸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