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各部族與百姓進行著直接的交易。
這也是王巨再三提醒的注意事項,可以惠及這些蕃人蠻人,但不能僅惠及一些首領,而是要使整個蠻部蕃部百姓受益,這才是讓各蕃部蠻部不會叛亂的正確方法。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政策與手段,各部族大多數就穩定下來。
這就是一個最好的示範。
最後就是要花費一些時間,從湟州各部族裡挑選出一些精明的人做為使者,暗中潛向青唐城與廓州那邊,對各部族進行遊說。
不指望他們立即背叛阿里骨,與宋朝聯手剿滅阿里骨了,要的只是一個表態。
這一招也很管用的,這些使者都是吐蕃人,殺是不能殺,就是殺,人家說是宋軍逼迫來的,如何殺?
不殺,有的部族同意歸順宋朝,有的部族不同意歸順宋朝,各部族則會產生不和,甚至同一部族內也會產生爭議分裂。這種不凝聚的局面,正是王巨所要的。
這個做法或者就是孫子馬謖羅貫中所說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而且這種做法,會逼出一件事,阿里骨會更加緊密地與西夏抱團取暖……這樣對宋朝也有利。所以這幾個月是不斷地反轉,整將幾個宰相與趙頊聽暈了。
當然,說的時候還在去年年底,只是一個大約的方案,計劃也會隨著形勢變化而不斷地調整。不過到了四月下旬,佈局差不多完成了。
因此王巨喊來了種誼,未來湟州路安撫經略使就是種誼。
這個官職很重要,特別是前幾年極其重要,其人選必須很能打,不能打,就不能震懾與及時處理叛亂,不但能打,還有私心不能太重,有大局觀。
符合這個要求的不止只有種誼,比如姚雄,姚兕,林廣,折可適等,也能符合這個要求。但種誼在岷州呆了很久,與這些蕃人羌人打了多年的交道,因此在這數人當中,無疑種誼是最適合的。
於是在王巨提議下,朝廷換了岷州知州,讓種誼擔任王巨的助手,然後調到王巨身邊來,從現在起就開始磨礪了。
一會種誼帶了過來。
王巨問:“廓州那邊怎麼樣了?”
“邈龍、拘掠、洛施軍令結、魯遵、溪丁樸令骨這些部族皆表示不會支援阿里骨,但他們說,也不會配合我朝出兵,對付吐蕃人自己,望太保諒解。”
“不支援阿里骨,實際就等於支援我軍。”
“恩,”種誼點了點頭,就是他們出兵,宋軍也未必放心。
他又說道:“但青丹谷部十分強硬,可能他們持險強橫,又加上阿里骨派駐了一些軍隊,入駐了青丹谷……”
青丹谷不是練青丹的地方,它取了當地人的諧音直譯過來的。
位置就在王巨去年拿下的癿當城西邊三四十里處,是通往廓州的重要門戶。它面對著黃河,但這段黃河十分險峻,又有許多石灘,不易渡河。
背後則是拉雞山沿伸出來的高大山脈,倚山旁水,谷雖大,卻易守難攻,由是青丹谷部漸漸強壯,成為廓州頂尖的大部族之一(其位置大約就是循化縣對面那片灘谷上)。
種誼的意思可能是阿里骨這支駐軍的威脅,青丹谷部不敢做什麼承諾,只好用強硬的語氣回拒了王巨派出的使者。
王巨壓了一下手說道:“好了,就是他們了。”
想治理這一地區,胡蘿蔔是必須要有的,而且王巨是真心實意地給了許多胡蘿蔔,包括從緊張的錢帛中抽出大量錢帛,用來修建道路水利,打通商路,改善其封閉的生活環境,還帶來許多優良的草種,讓各部播種下去,增加畜牧業的收益。
但大棒也是必須的。
廓州就選擇了這個青丹谷揮起大棒。
王巨將湟州的軍務交給了王光祖與郭景修,不是這兩人最能打,而是這兩人最年長,性格變得穩重,不會因急躁而貽誤了大事。
隨後率領三軍徐徐發向癿當城。
欲取青唐,必先斷其羽翼廓州!
就在他率領大軍到達癿當城時,接到蔡確寫來的一封信。
信上只說了一件事,文彥博致仕,返回中原後,跑到司馬光墳墓前大哭了一場,然後一言不發,回到老家養老了,不是不讓呆在洛陽嗎,俺在洛陽治的宅子也不要了,直接回老家。
王巨放下信,他嘆息一聲,沒有那麼簡單的,蔡確與章惇等人可能以後還會有難……
這使得他又想起另一個時空明末的故事。
前世有人不懂歷史,還可能以為文彥博所謂的與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