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柴紹做好防備,發現小股賊寇則直接殲滅絕不手軟。一個半月下來他率的一旅累計殲滅小股突厥賊寇近兩百人。
進入八月歧州的氣候大變,連日陰雨道路泥濘,突厥人被大雨所困停止襲擾。八月十日日,李潛接到軍令率部撤回歧州城。
回到歧州李潛安頓好府兵,顧不得更換乾淨衣衫,草草擦拭了頭臉便匆匆去見柴紹。來到正廳,見廳門緊閉門口有親兵把守。李潛上前輕聲問了問當值的親兵,得知李五郎、何七、柴勇等將領人悉數在裡面商議軍情。
李潛現在不過是個旅率自然沒資格進去參與,更不方便貿然入內,所以他只得在外等候。時值仲秋且連日陰雨,天氣已經很涼了,加上李潛的衣服多處溼透,站了片刻便覺得冷,忍不住打了兩個噴嚏。
裡面的柴紹聽到動靜立刻問道:“外面是誰?”
李潛趕緊回道:“卑職李潛奉命來到。”
柴紹聽了道:“你先去喝碗薑湯暖暖身子,換身乾爽衣衫再來。”
李潛應下,趕緊去換了衣衫喝了碗熱騰騰的薑湯,感覺舒服了許多才重返正廳。
李潛還未到正廳,正巧遇到商議完軍情剛從裡面出來的李五郎等人,他立刻上前拜見。
李五郎看到李潛,笑道:“老弟,聽說你這次斬獲不少。”
李潛笑道:“小打小鬧而已,才不到兩百個。”
何七聽了笑道:“喲嗬,胃口不小啊,怎麼,想把突厥人都吃掉才滿意?”
李潛笑道:“小弟是有此心無此力啊。那麼多突厥人小弟就是殺到手軟也殺不完。”
何七與李五郎還想再逗李潛幾句。柴勇見狀道:“好了,你們別捉弄他了。李潛趕緊進去吧,國公正等著你呢。”
李潛辭別眾人,進了大廳看到柴紹正盯著几案上的地圖看的出神。李潛立刻上前拜見。
柴紹抬起頭揮手屏退左右,對李潛道:“長安發生的事你聽說了嗎?”
李潛搖頭道:“卑職最近一直忙於察探敵情,長安發生的事卑職還未聽說。”
柴紹示意他坐下,然後道:“咱們離開不久長安便發生了楊文幹謀反一事,震動朝野。”
李潛聽了詫異。楊文幹是誰?怎麼沒聽說過?透過史書李潛看到過不少謀反案,其中有真謀反也有被逼謀反,還有被冤枉謀反。雖然這些案子中有真有假有冤有不冤,但只要牽扯到謀反這個罪名,幾乎可以斷定當事人九死一生。這楊文幹籍籍無名之輩,想來也不是什麼大角色,只是柴紹為何說他謀反會震動朝野?
柴紹見他詫異便解釋道:“楊文幹是東宮的老人,後來外放慶州都督。六月時,陛下到仁智宮(長安以北宜君縣)避暑,秦王、齊王兩位殿下隨侍太子留守長安。不久東宮郎將爾朱煥和校尉橋公山向陛下密報,太子暗通慶州都督楊文幹正籌集軍械謀反。陛下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往仁智宮見駕。”
李潛聞之大驚,暗忖,謀反的竟然是太子!這太不可思議了吧?李建成的腦袋被驢踢了還是怎的?
柴紹沒理會李潛的驚訝,繼續道:“太子已得知緣故,孤身前往仁壽宮請罪。他一見陛下倒地便拜以頭撞地,幾乎昏厥。陛下盛怒難平把太子拘押起來。同時陛下令司農卿宇文穎到慶州傳楊文幹覲見。六月二十四日,楊文幹得知此事後卻隨即起兵謀反。陛下聞之大怒,一面遣人討伐一面召秦王商議對策。秦王以為楊文幹不過是跳樑小醜,只需一員大將率軍即可平定叛亂。陛下卻堅持讓秦王親自征剿,並許諾得勝還朝後,廢太子改立秦王。”
李潛聽了暗忖,若真是若此,後來李世民何須搞什麼玄武門之變?
柴紹又道:“見陛下如此說秦王便率兵出征。孰料,討伐的大軍還沒到,七月初五,楊文乾的叛軍已潰亂,楊文幹被部下斬殺。後來在齊王和封侍中的力諫下陛下原諒了太子,命他仍回長安留守。不久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衛率韋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全部流放嶲州。”
李潛聽了一頭霧水。這事怎麼聽著亂七八糟的,究竟是怎麼回事?
柴紹喝了口茶水繼續道:“此後突厥大肆侵擾中原,上個月二十一日,陛下命秦王和齊王率軍迎敵。前日報來的軍情說,秦王和齊王在豳州五隴坂逼退頡利和突利大軍,頡利和突利答應和談。”
李潛聽到這個訊息暗暗覺得失望。怎麼老是與突厥人和談?難道就不能狠狠打它一下讓它知道大唐的厲害?
柴紹道:“不過陛下以為突厥人不會那麼老實的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