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還有小動作。況且頡利名為突厥大汗,卻也未必能完全約束住突厥各部,定會有不從其令的部族趁機劫掠,想趁著和談未成之前再撈一筆。所以陛下命柴某加強防備,適當時可自行出擊。”
李潛聽了暗暗詫異。這種邊打邊談的策略他早在前世就聽過,而且那次大戰還是邊打邊談的典型案例,也是打出中國人威風的重要一戰。當年志願軍在三八線的英勇頑強令李潛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沒想到此時竟然也會出現這種局面。
李潛點點頭道:“國公放心,卑職現在就去察探敵情,狠狠打突厥賊子一下讓他們長長記性。”
柴紹道:“不著急。你先好好休息兩天後日再去。”
李潛拜別柴紹回到住處。牛弼還在當值,房間裡靜悄悄的。李潛就趁這個難得的清靜坐在榻上仔細思忖柴紹講給自己聽的那些話究竟是什麼用意。
在李潛前世的記憶中,柴紹在唐初諸將裡屬於默默無聞的一個。前世的李潛甚至以為柴紹能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沾了他駙馬身份的光。來到這個世界,透過這麼長時間的接觸,李潛發現自己低估了柴紹。柴紹的才能其實非常出眾,他之所以沒有取得象李靖、李世績那樣的戰功,是因為駙馬身份限制了他。自古皇親國戚功勞過大都會被猜忌,柴紹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一向不主動請纓。不過凡他所參與的戰役都是勝多敗少。
除了軍事上的才能柴紹的政治智慧也不容小覷。平陽昭公主死後柴紹空有個駙馬名份。按說人走茶涼,柴紹應該不被重視才是。可事實上李淵對柴紹頗為重視。歧州地處要地乃是長安的屏障,李淵讓柴紹擔任歧州刺史,足以說明他對柴紹的信任。而且柴紹與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始終保持著相對密切的關係(是與李建成不是與李元吉,李元吉是瘋狗一個)。從這兩點來上看,柴紹的政治智慧的確不俗。
基於這些理由,李潛深信柴紹對他所說的那些事肯定有原因。可柴紹究竟要說的是什麼呢?或者他想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