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你要前往指揮不成?”
“這確實是咋。問題,自己倒是真想去,可惜自己也不能去,長孫無忌說的對,自己還要抓住李治的心思呢,如果自己去上戰場,那李治有事的話百分百會去找武后商議,這樣一來豈不是被武后鑽了空子?讓李恪去?也不行。雖然他懂得如何製造,卻不明白在戰場上的使用,更何況現在的李治可不是當初的李治,已經知道皇權威力的李治也不一定敢讓李恪接觸軍隊。
“要不我去!”席君買沉吟半晌後果斷地說道。
“這,也好!,你和嗣業一起去。”麥仲肥心裡也想著這火器是造出來了,可會使用的將領真是少之又少,好武器還要有人會使才行,自己以前還真是忽略了這方面的人才培養。
轉頭問李績“司空,您老覺得這樣行嗎?”
“夫不知。”李績一臉古怪笑容看著麥仲肥說道。
“不知?不知你笑的那麼詭異做什麼?”轉頭看一手託著下巴看著他們三人討論的李治問道“陛下的意思呢?”
“聯已經將此事交與你等,不必問聯。”李治咧嘴一笑道。
“都什麼態度?”麥仲肥低聲嘟囔一句後,對李治與李績一拱手道“既然陛下與司空不反對,那就這樣吧。”
“仲肥!你還沒說出兵幾何,火器需要多少”李績依然一臉古怪笑容地說道。
“哦,我疏忽了。子母火炮二十門,子鏡一千枚。手雷二萬枚,火炮所需炮兵七十人,擲彈兵二千,從長安出府兵一萬,兵部尚書、右驍衛大將軍席君買統帶,鴻驢卿、右屯衛大將軍蕭嗣業為輔限一月內到達遼東,與東夷都護程名振匯合。雲、滄、平、營四州招募的四萬甲兵立亥開拔增援程名振。”麥仲肥把自己剛才考慮的設想一一道出。
麥仲肥又想了想後補充道“一月後到達已至深秋,還需要多帶冬裝,嚴防接下來的寒冬。”
“此路軍的行軍路線呢?”李績又問道。
“李老頭這是要做什麼?怎這個也要我說?這不是領軍將軍的事情嗎?”麥仲肥暗自納悶。看了席君買一眼,席君買一樂,卻不說話。
“我覺得此路軍應在登州上船,在卑沙城補給後由水路直抵鴨綠江口下船與程名振所帶之軍匯合。”麥仲肥按照印象裡的地圖說道。
“呵呵,如果仲肥是統軍之帥這樣走的話恐怕兩個月也到不了鴨綠江口。”李績呵呵笑著說。
“哦?”麥仲肥驚異地問道“還請司空指點。”
李績一笑對席君買道“君買,你來說。”
席君買一拱手笑著對麥仲肥說道“閣老你這是想當然了。須知這不是鎮北騎軍的千里奔襲。且不說大軍隨行糧草抬重有幾何,單單閣老所言火器的運輸就是一個龐大的車隊。如果按照閣老設想行軍,真的是二個月也到不了前線。”
“對啊!自己確實沒考慮到這炮
”麥仲肥暗自懊惱。
“君買,你說說你的行軍方法。”李績淡笑著對席君買說道。
“司空,我是這樣想的,事有輕重緩急。現在程名振那裡壓力太大,需要快速支援。可將長安出兵分作兩部分,按照閣老所言兩千擲彈兵只需在馬背上安放褡褳每人攜十枚手雷與三千輕騎為先軍,快速馳援遼東,其餘人等與抬重隨後緩行。按照我的預想,三千輕騎與馬背上的兩千擲彈兵到達我軍營寨時,四萬新募甲兵也差不多同時能夠到達,這樣一來,程名振不但有了足夠的防禦兵力,甚至已經可以反攻敵軍,等後續炮兵抬重等到達時正可用於野戰、攻城等事項。”
李績捻鬚笑道“仲肥可明白了?”
麥仲肥對兩人拱手“仲肥受教。”當個領軍將領還真不是那麼簡單,各個方面的調動,沿途運載工具的運載能力,甚至行軍的腳程都要考慮進去。既然此非自己長項,還是藏拙吧。自己還是安心在內政方面做出貢獻。
李績轉頭對李治拱手道“陛下!,臣等已經擬定,還請陛下下詔實施。”
“嗯!好。仲肥,就按照剛才你們所言擬詔吧。”,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肌,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241章 金融改革
二正二年十月,外府國庫度變尚書盧承慶漏失禁語心典州刺史。度支侍郎黃飛鴻接任尚書一職,原睦州刺史張懷化三季考核皆為優,調任回京麥仲肥表奏其為度支侍郎。
同月高宗下詔:長安、洛陽兩地開始試行銀票制度,財帛仍可通用一年。一年後除了銅錢仍然為流通貨幣外,帛不再作為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