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混合聯隊,高舉起會有聖槍圖案的旗幟,心中默唸道。
姍姍來遲的還有來自羅馬方面的敕封,以基督教世界最高牧首的名義,頒給聖荊棘騎士團以“善佑”和“光明山”的頭銜。
作為羅蘭剛剛成型並且開始倡導的騎士道,其中被延續最長時間也是最主要的信條,就是立誓成為教會的衛士、寡婦和孤兒的保護人。
事實上在以後的歲月裡,大多數人身體力行的實現了這條誓言的後半部分,他們迎娶了大量戰爭遺留的漂亮遺孀和寡婦,並且透過大量收容孤兒來培養騎士團的新血,在後來玉羅馬分分合合的歲月裡,騎士團的主教,特赦容許他們效法東方民族的傳統,同時娶多位女性為妻。
第七百三十六章 扶顛始知籌策良4
“聖哉聖哉,真理和忠誠之徵,所有被造物中最強大者,無礙無垢的神座,勝利之主,地上一切王權和民眾的監護。”
高冠紅袍的大薩寶,高喊著至高太陽神密特拉的守護者,萬軍之主韋勒斯拉納的名諱,進行出征前的祈禱,將活牲宰殺掏出滾熱的器髒,作為祭品澆淋在雕滿繁複動物和象形紋飾,代表其十種化身和權能的大圓金盤上,直到血肉將金盤上每一條紋理都塗滿,然後再從中得出禍福預期的箴言。
修繕一新的沃教神廟所屬的巫女。已經開始在供奉武士之火的祭壇散發出罌粟粉磨製的香料氣息中,裸身起舞,做出各種奇異誇張有些近乎歇斯底里的姿態和動作,然後被解讀為通神的諭示。
神廟之外,則是林立的佇列,這是一隻當地招募的呼羅珊人組成的新編僕從部隊,被編成了五個千人隊,按照大師軍隊的標準,屬於一個僅次於埃米爾的副將,所能統轄的大致範疇。
但是區別於現在艾布都名下那隻以穆斯林為主的部隊,主要來自穆斯林以外的戰爭俘虜和當地青年,優先選擇貧苦的山民或是牧民、獵戶等職業,簡陋的皮套護胸和矛槍,是他們主要的裝備,僅有少數人擁有代步的馬和梭鏢。
大小頭目們則用上繳獲自阿巴斯軍隊的裝備,半腰鎖子甲或是鱗片背心。更加鋒利輕便的曲刃刀和波斯短劍。其中不少是原本當地守備部隊或是志願軍,投降轉化而來的。
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民族和宗教上的較為淡漠,仍以在飢寒交迫中,為食物、金錢和改變自身待遇的渴望,誘惑而驅使為賣命。
因為相當具有代表性的階層,再加上在阿巴斯軍隊中服役的經歷,還熟悉所生活的地理環境。再加上軍事組織結構上,也可以模擬大食人正規軍的主流編成。
因此,他們既是用來充當新編部隊陪練。模擬對抗戰術的假想敵部隊,也是安排在第一線的炮灰和前驅試探性部隊,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充當計劃中的異地治安維持部隊。
比如處於某種轉移矛盾的宣傳,內沙布林地區的居民。因為站在麥海迪的一方參加了那場慘烈的聖戰,被山外低地上的呼羅珊人視為殘害自己家鄉的幫兇,因此需要他們來壓制和鎮壓內沙布林地區的騷亂和動盪,大可以不必擔心他們會心慈手軟或是勾結包庇之。
畢竟在這個時代,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再加上新生的阿拔斯王朝,才開始不過兩三百年,無論作為一個國家政權,或是一個泛信宗教的歷史,實在太過年輕,沒有經過後世那種上千年的理論思想的研究和發展。吸收多元外來文化不斷洗練和蛻變的漫長過程。
因此,長期以來作為穆斯林的比例,在昔日波斯帝國的版圖內,並不具有太大優勢,大多數人改信的歷史也不過在近幾十年到上百年內,他們往往也代表了統治階層主流的貴族、官僚,以及正規軍兵員的來源。但就算是這些本地出身的穆斯林,對於,處於統治地位的傳統阿拉比亞穆斯林在文化上的融合度和認同感也嚴重不足。
一方面是出於作為波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相對崛起不過數百年的阿拉比亞民族的優越感和現實落差。另一方面則是當地拜火教、摩尼教、景教這些歷史悠久古老宗教,不干預沉淪和泯滅的鬥爭和反覆。
這種先進成熟的高階文明被野蠻落後地段文明吞併,所造成融合又衝突不斷的現實狀況,要持續到阿拔斯王朝的第四五代哈里發瑪蒙時代,徹底完成有曼蘇爾倡導起來的波斯化運動。才得以被逐漸改善和消弭,真正將多個民族和宗教信仰。都團結統和在國家和哈里發的權威之下,並迎來王朝最強大的極盛時代。
但是這種隱藏在共同宗教信仰的旗幟下,文化和民族上的隱形分裂,卻並沒有徹底消失,還是隨著歷史淵源被延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