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4 / 4)

測量結束後,要回到約定的地方,帶著他們的測量結果,以及皮毛、羽翎作為他們曾經遠行過的證據。北疆先民以羽翎作為裝飾甚至隨葬的傳統,這幅壁畫描繪的行走四方、十字型圖案的不斷出現,都驗證了查海洋的想法——北疆先民曾是最早的一批大地上的行者,他們是向西行走的一支,橫跨亞歐大陸,甚至更遠的地方。”

“難道,小河…古墓溝墓地的先民竟,竟是夸父的後代?”我有點結結巴巴,這個思路跨越太大,一時間讓我不能接受。

“不,這不可能。”老魏扶了扶眼鏡,臉頰通紅,“《山海經》中記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河就是黃河,渭是渭水,這個傳說怎麼也不能和北疆先民有關係啊!”

“不,河、渭的解讀是後人的理解,河、渭的本意起源要比《說文》解釋的更早。”譚教授的語速稍微快了些,顯然思緒也在飛轉,“如果這河、渭指的的沙漠裡的河流和支流呢?甚至,如果這大澤,就是北疆地區的羅布泊呢?”

老魏倒抽了一口冷氣,雙手揪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彷彿想讓自己從固有的觀念中解脫出來。李大嘴在旁邊一直沒說話,這當口忽然開口道:“我支援譚教授的觀點。”

眾人的目光落在李大嘴身上,他卻囁嚅起來,渾然沒有往日揮灑的風采。我以為他不過是一個表態而已,真正的學術討論,李大嘴都是用來插科打諢的。不過他終於還是擠出幾句話,算是對他論點支撐的論據。

“秦所生前曾經說過,這些北疆先民已經為復生做好了一切準備,包括記憶。我認為這個記憶,指的就是壁畫上的內容。他們曾經是科技工作者的後代,祖先去過很多地方,又歷經千辛萬苦回到這裡。但是,這時已經與他們祖先離開時不同,他們的身份也得不到認同。他們遵守著約定,以羽翎裝飾自己的行為就是一種表現。不過我想他們最後遭遇了災難,起源或許是他們也發現了這個深淵,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滅亡。在他們死前,寄希望於復生,並將自己祖先的來歷,也就是這個族群的記憶銘刻在石壁上。”

“完全的臆想,老李,”魏大頭的臉紅了起來,腦中的CPU高速運轉著,“你的結論都是推測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