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2 / 4)

小說:穿到古代的教書匠 作者:鼕鼕

要一代一代生長的話,沒個三五十年留不出種子來。所以我當時說一二十年能選出品種來,但要想大面積推廣,可能得百十年的時間。”

“那也是好事啊,一畝地收的糧食能翻四五番,何愁我大周國運不隆!”柴永岱年紀最輕,對時間也最不看重,不像柴榮聽到百十年的推廣時間就有一瞬的黯然,他滿不在乎地說,“從現在開始研究,感覺到我孫子那輩就能推廣起來了。”

“可是如果眼前這法子能用,”崔瑛指指讓他發狂的玻璃瓶,“那咱們只要選出合適的品種,三五年裡就能攢出夠推廣的種子了!”

“什麼!”這是在場所有人驚訝地呼聲,連那個做出這東西的青年道士也不例外。

“大家想,”別人都驚訝激動了,激動過的崔瑛反而平靜了下來,“這一片葉子能生根,就能替代一粒種子了,若是所有的苗、葉都能這樣分,這能栽出多少棵一樣的水稻來?

“仙長,”王虎說話的聲音都是抖的,“您這本事能傳我嗎?我……”

“行啊!”那青年道士突然笑了,“能造福百姓有什麼不能說的呢?不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這法子還不像老祖和道兄他們那樣百試百靈,十瓶裡能成個一二瓶而已。”

“能成就行,”陳摶老祖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人群后面,“大道無形,肯定是還有什麼東西是你還沒掌握清楚的,咱們一樣一樣試,總能找出個百試百靈的法子的。”

大家一齊往那青年道士的屋裡走去,在路上崔瑛才知道這位青年道士竟然是李煜的長子李仲寓。李煜是個好詞人卻不是個好國主,他見柴榮對北邊諸國投降的國主還算寬厚,從繼位起就削減帝號,降低儀規,等大周兵臨城下時也乾脆投了降。進了汴梁城,柴榮懶得搭理他,他也就縮在自己的府裡寫些詩詞。而李仲寓則明知道天下一統是正確的,又受不了父親沉迷聲色,乾脆出家做了道士。

柴榮統一了國家,對李仲寓這樣心裡拎得清,就是有點扭不過彎來的前朝宗室都很客氣——這也是立個榜樣,五代亂世,誰也不知道誰家的王朝能傳的長一點,善待前朝皇室算是給子孫留條後路。

李仲寓本來只能縮在家裡讀經,他自己拎得清,根本不去做像出京這種會讓人懷疑的事情。然後在聽到陳摶老祖來京的訊息,便去拜望拜望,然後一頭扎進了白雲觀裡,任李煜寫了多少首思子的詩篇也喚不回他了。在李仲寓的眼裡,陳摶老祖就天尊化身,世間沒有他不懂的道理,而白雲觀那就是神仙福地,有各種各樣神奇的東西還盡他擺弄。

李煜投降的乾脆,柴榮當初就沒難為他,南唐的內庫除了一部分拿來安撫軍民之外都給他們帶上了京城,李煜是降臣不好意思大擺酒席,這錢現在全被李仲寓拿來搞研究了。

李仲寓的住處不大,和其他在這裡寄居的道士一樣,是一個三間兩架的小院子,這種院落在這種不高的小山上不知凡幾,都是扎進白雲觀的富道士自家起的。有些手頭不寬裕的窮道人如果能找到一個和他尋道方向相近的富道士,便能蹭吃蹭喝蹭住蹭實驗器材,在崔瑛看來這都有些後世研究所的味道了。

小院子裡好幾排酸棗木打的架子,還雕著精緻的吉祥花鳥,一頭一尾還刻著道符和八卦圖。

“嘿,這不是成品太少了嘛,想讓上天保佑保佑。”李仲寓看崔瑛盯著那些雕花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手藝好的匠人得忙著做各種器具,有工夫雕花的手藝都還糙了點,也就是個意頭吧,我覺得八卦圖上的長得最好。”

“那是因為它在架子的最邊上,光照好,既有太陽的溫度又能用太陽來殺菌吧。”崔瑛吐槽道,看著這雕刻精細的架子,他才真信了眼前這個精緻的青年道士是李煜的兒子。

“殺菌?你是說那些黴吧。”李仲寓從屋裡拿出幾碟子灰濛濛青慘慘的玻璃器招呼下僕拿去洗了。“感覺凡是長了這些東西的這根就不長了,一半失敗在這兒,另一半兒就失敗在根沒發出來。”

崔瑛他們向東廂裡看,有一罈子酒精,又有幾塊銀錠子,還有一口密封極好的鍋子。

李仲寓開始給其他人展示製作過程了,又是用摻銀的水煮玻璃,又是用海中的石花菜煉基底,還用各種珍貴的草藥燒灰,又用精鹽、石灰、芒硝各種處理,看得柴榮嘴角直抽。

“朕算是知道為什麼李重光最近一首接一首的思兒念子的詩詞,還首首都頗有怨意了,這麼個燒錢的法子,不是他有南唐內庫,不用一兩年家底子都得給他折騰空嘍。”

“與其給他日日飲美酒換新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