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1 / 4)

小說:穿到古代的教書匠 作者:鼕鼕

和尚們前一個問題因為滅法之難而無法爭辯,後一個問題連看都看不懂,自然是輸得不能再輸。到是一直沉默的另一個大和尚喀盧納上前一步,“仙長,仙家法器神奇,貧道佩服,但件件仙家法器均證實了我佛家真言,難道還不能顯出我佛法無邊嗎?”

“你佛說的東西你們這些佛子都不懂,而我白雲觀的道童都明白,你佛沒說的東西我們也懂,你卻連聽也不曾聽聞,不知是誰家法力精深。”魏離的嘴皮子一向是不饒人的,此時火力半開就噴得這些在遼國養尊處優的大和尚無言以對。

“大和尚,小生冒昧地說一句,”崔瑛一心牽掛著那個小玻璃瓶裡生根的葉子,有些心急地說,“佛家的本事不在佛法上,你們若一心以佛參政,以佛立國,建立人間佛國,那是再不能夠的,佛家連自己起家的地方都站不穩,別說在他國了。”

崔瑛這話太狠了,等於是否定掉了佛家野心的合理性,對於下層僧人們或許無所謂,但對於已經接觸了帝國上層的國師級別的和尚而言,這和撕了他們的麵皮沒什麼區別。

“不知小友何出此言?”考慮到兩個道士和大周的皇室對崔瑛的態度,和尚雖然不瞭解崔瑛也沒真失了風度,還笑眯眯地問。

“佛家重修行,卻不事生產,想念佛以往生極樂,卻又有三能三不能,無緣者不度,佛國無女,陰陽失調,黃金為磚,佛要金身,卻又言眾生平等,這……”崔瑛皺著眉頭,一副臨時找不到詞的為難模樣,“這樣畢竟只能舉一國之力供數座寺院,百姓勞苦,僧人喜樂,非救世之道。”

崔瑛點到即止,他這話,柴家人肯定聽的懂,蕭思溫大概聽懂了一點,耶律隆緒大概得懂裝不懂,畢竟如今佛教在遼國的興盛,從他的名字裡就能看出一二了,要反佛,最後這江山是誰的可就說不好了。

“那施主又說佛家之能不在佛法上,不知在施主看來,佛家之能在什麼上?”

“在平哀撫痛上。”崔瑛一點都不拖拉地說,“有人幼兒遭遇不幸,種下不幸之因,年長之後行舉異於常人,得不幸之果,大和尚可用無邊佛法執其果索其因,解開不幸之因,使人今生便得幸福,這才是佛法該做的事。”

崔瑛一向覺得宗教特別是佛教非常合適當心理醫生,後世許多讓人心裡平衡的心靈雞湯多是佛家式的禪語和開解,瑜珈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他覺得如果和尚們能朝這個方向努力,應該比天天忽悠人去捐錢塑造佛祖金身要有用的多了。

不過這不是關鍵,他現在急切地想結束這場無聊的爭吵,然後去白雲觀找到這個小瓶子的主人問個究竟。

第114章 白雲觀

佛道兩家的盛會因為崔瑛的心急,柴家父子對崔瑛的支援,不得不虎頭蛇尾的結束,一出宮門,崔瑛幾乎是拽著火龍真人往白雲觀飛奔,只留下被崔瑛奪了馬的魏離一臉茫然地站在宮門口,還是後面跟出來的葉知秋好心幫他朝侍衛要了一匹馬,他這才能順利回到白雲觀。

“這崔德華,不知道又要弄出什麼玩意兒來,走咱們也跟上看看,估計白雲觀最近折騰出不少好東西。”柴榮自打退位之後,是哪裡熱鬧往哪裡湊,見天的不是逛瓦肆就是去控鶴軍的球場,汴梁城裡的各種小道訊息一點兒也瞞不住他。

等他們趕到白雲觀,就見崔瑛與他那個神農徒弟兩人四眼放光,圍著一個青年道士,那個青年道士一臉的迷茫。

“這是怎麼了?”魏離急急問道,“你這急慌慌地做什麼?”

“這會兒子抓緊再弄一批水稻苗來,明年咱們就等著大豐收了。”崔瑛壓根兒就沒理魏離,只盯著那個青年道士。

“德華,阿瑛!”柴永岱與崔瑛關係親密,此刻連連呼喚道,“你這是怎麼了?”

“德華,有什麼事好好說,你嚇到道長了。”柴宗訓慢慢地拍著崔瑛的肩膀,安慰道。

“呃,沒、沒事。”崔瑛總算從那就極度興奮地狀態中恢復了一些精明,但神情依然是情緒高漲的樣子。他輕輕拍拍自己的臉,對柴榮和柴宗訓行了一禮,然後才向大家解釋道:“殿下還記得幾個月前被偷的青苗嗎?”

“記得啊?怎麼了?”柴永岱莫名其妙,然後又緊張道,“這青苗又被偷了?”

“這都快長穗了,還怎麼偷!”柴宗訓簡直為自己兒子的農業常識感到羞愧,連忙打斷他的話。

“我上次說過,這種陰陽調合生長的水稻畝產量能到十五六石對吧,”崔瑛對他們父子間的爭辯不予置評,自顧自地說,“但是這母水稻量太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