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要和別人競爭、要當第一名,這樣的觀念如今是很多人的準則指標。它也是一個據以論斷、崇拜他人的標準,一種我們用以塑造一己生活的價值觀。不過,情況並非一向就是如此。在過去這麼多時代、這麼多文明當中,個人並不是那麼重要,甚至連孕育個人主義的環境都沒有。個人主義的沿革發展證諸於藝術史上,可謂昭然若揭。在中古時代的歐洲,藝術的主軸是神人聖者,它最大的用途是教育不識字的文盲:各種繪畫和浮雕上描繪的通常都是聖經故事。之後是個重大突破,幾乎一夜之間,也就是文藝復興時代之初,畫布和壁畫出現了當代人物,他們的人體之美、人性尊嚴和創造潛力都被人拿來歌詠。個人的光環變成了重點。
這是新的典範,人類的可能性也為之倍增。既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那麼個人該如何發揮一己的諸多天賦和特質?在過去,這個問題不曾有人深思過。這個不尋常的觀念觸發了爾後無數的發明和勝利,而所有這些改革經過數百年的吸收消化,才成為當今文化的一部分。現在,它是我們的共同遺產,卻開始以廉價、商業化的形態呈現。確實,這段人類進步的非凡時期是以個人地位的提升作為基石的,可是它的代價高昂:我們的自我被膨脹,我們忽略了社群,忘了自己是人類的一分子,應當和諧相容。身處於現代的我們,常在兩個極端中不安地來回擺盪;一邊是要求一致性、當個大眾裡的無名氏,另一邊是對個人原創性的迷戀。而我們往往忘記,我們是屬於社群的。
感受到自己是團體的一分子,能帶給我們力量。下面是一則猶太故事。一個極好的國王即將駕崩,他當著滿朝哭泣的臣民,差人拿來一根箭,要力氣最小的一個人折斷它。那人輕易就折斷了箭。接著國王將一堆箭綁在一起,要力氣最大的人試著折斷。那人用盡全身力氣,卻是怎麼也折不斷。國王於是對著臣民說:“這就是我的遺產。我把團結留給你們每一個人。你們要團結一致。只要心志如一,你們會獲得任何個人絕對無法達到的大力量。” 電子書 分享網站
5。歸屬感 我屬於,故我在(3)
歸屬感,也就是自覺屬於某個大我一部分的感受,對個人幸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牽涉到我們的身、心、靈。好幾個研究證明,尤其是以學生和老年人為物件者,這股需求如若不能滿足,憂鬱沮喪容易乘虛而入。更有甚者,在我們形單影隻的時候,往往會不計後果尋求與外界的關聯,甚至和暴力團體、危險分子攪在一起。對自己的定位感到困惑、和家庭疏遠、和社群的關聯薄弱、自覺一無是處、歸屬感不能滿足,可說是對容易誤入歧途的年輕人的典型描述。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真正被家人、學校或社會接納,你會認為同儕的肯定很重要——你覺得他們是你的同類,而那些人也認同你。
而除非你是個備受歡迎的萬人迷,每個人的人生歷程中難免都有被排擠的經驗:小時候沒人跟你玩、沒人請你去參加派對,或是足球隊選隊員總是遺漏了你。我最鮮明的一段回憶,是念高中的時候。當時老師指定了幾個研究主題,要同學兩人或數人一組完成。大家紛紛選擇了主題和隊友,我不久就發現,沒人要跟我一組。那一刻的靜默冷得如冰如雪,我感覺自己有如空氣中的一粒游塵,無依無靠。這時候,我的同學葛伊多主動表示他要跟我一組,大大拯救了我。多麼大的解脫!他挺身而出,純粹是出於同情,還是因為他真的希望跟我同組?答案其實並不重要。我感覺安全了,因為畢竟我也屬於這個團體——雖然過程不盡完美。
因此,身為團體或社群的一分子,好處不止一個。我們覺得被肯定、和他人有了關聯,驅走了孤獨可怕的陰影。不過,我們往往也得付出代價。我們必須符合這個團體的文化——它的理念、生活形態、穿著、說話、飲食,甚至對音樂或運動種類的喜好。有時候,它索取的代價如此之高,連我們的自然本性和表達自由都受到了壓抑。屬於一個團體也有不少潛伏的危機。我們會變得盲目隨俗、歧視非屬團體的外人,而且我們感到的快樂可能是虛幻的,因為它並非出於真正的力量,而是以歸屬的安全感作為基石。
和歸屬感異曲同工的是受人支援的感覺——你相信所屬的社群在你急難之際會對你伸出援手。兩者雖然類似,不過後者的重點在於你可能從他人身上得到實質的幫助,而不只是被接納的感受。這兩個詞彙有時候會被視為同義字使用。研究發現,支援感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格外的重要。能夠信賴的朋友越多、友誼越深厚,我們就越長壽、越健康。很多研究都凸顯出這個事實。狄恩·歐尼許(D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