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完禮後,陶慶捋了捋下頜花白的鬍鬚,笑呵呵地看著嘉宜道:“宜丫頭果然是顧家人啊,和大姐也長得像呢。”
顧金梟的容貌,上面部分遺傳他娘,然後他又把這種基因傳給了嘉宜,也難怪陶慶這會兒會說這個話。
對於這一點兒,嘉宜當然是喜歡聽的,所以陶慶這麼說後,她趕忙向陶慶頷首道:“多謝舅祖父誇獎。”
陶慶的妻子賀氏遂點手叫嘉宜過去,等到嘉宜走近,就拉了她的手上下打量她一番,邊看邊點頭,最後道:“果然是生得極好。今日我這個舅祖母見你,也沒有好的東西給你做見面禮,就把這個給你吧。”說完從手上擼下來一隻赤金嵌紅寶的手鐲給嘉宜。
嘉宜推辭,說不敢要這麼貴重的東西。
顧老太太在一邊笑眯眯地說:“你舅祖母喜歡你,你就拿著吧,別推辭了。”
嘉宜只得接了,並謝過了賀氏。
賀氏的媳婦林氏見婆婆都給嘉宜見面禮了,她哪能不湊趣兒,於是緊接著也拉了嘉宜過去,從手上擼下來一隻赤金鑲翡翠如意的戒指給嘉宜做見面禮。
嘉宜只得接受了,同樣向她表示感謝。
賀家是京城裡傳承上百年的做藥材生意的大戶,她們家裡的女人們戴的東西自然是不差的。不說那金飾的華美,單說那上頭鑲嵌的寶石,那都是最好的貨色,要說黃金也不特別稀罕,可是那寶石就不一樣了。因為賀家常年經商,他們收售藥材的商隊走遍大江南北,也跟西域商人和海外商人做買賣。所以,他們用藥材換回來的寶石那都是好貨色,從這些好貨色裡面再挑好的出來留給家裡的女人們做首飾,自然這寶石的成色就是一等一的了,不但個頭大,而且水色好。
故而在嘉宜收下了賀氏和林氏的那赤金嵌寶的手鐲和戒指後,嘉書等人別提有多不爽了。
雖然她們也收過老太太的孃家人給的禮,可是都沒有嘉宜今日收的東西上頭的寶石個頭大,閃得人眼花。
也難怪,顧老太太的弟媳婦賀氏是極少這麼夸人,而且擼下自己手上的首飾給人的。今日又是大年初一,賀家的女眷們到顧府來,都是挑的最上等的首飾戴的,自然給嘉宜的東西就超過了以前給嘉書和嘉琴等人的首飾。
嘉書和嘉琴以前得的首飾都是準備好了裝在盒子裡的,是按照她們的年紀來送的,小姑娘們也不能戴什麼大件的特別貴重的首飾出去,所以那些首飾無論是從大小還是上頭的寶石的成色來說就不如賀氏和媳婦林氏在過年戴的這麼好。
嘉宜哪曉得她今日得的東西超過了顧府裡頭她兩個嫡姐得的東西,儘管她也曉得眼前的兩個賀家的女人給的東西好,至於好到什麼程度她卻是不瞭解的。
就別說嘉書和嘉琴此刻見到嘉宜得了這麼好的首飾,心裡非常不舒坦了,就連唐氏都忍不住在心裡嘀咕,有點兒埋怨老太太的孃家人這也太大方了,可是她們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嘉書跟嘉琴跟前如此大方呢,偏要在一個剛進府半年多的庶出三姑娘身上這麼大方?
作者有話要說: 別看親戚多,要跟古代真正的大家族比,這點兒親戚真是不夠塞牙縫的,呵呵。
☆、第58章
嘉宜得了賀家兩位女人的見面禮後,接下來就是跟往年一樣的拜年內容;小孩子們向對方的長輩拜年,長輩們則是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裡面裝了金玉之物的荷包出來給孩子們。大家彼此說著祝福的話,大人們喝茶說笑,孩子們則是在一邊兒陪坐著,或者是聚在一起玩兒。
十歲的陶卓鵬和世平和世榮兩人在一桌,低聲說笑,陶卓鵬作為三代單傳的長孫,在賀家人眼裡那就是個寶貝疙瘩,不知道有多嬌慣。再加上本身賀家又是鉅富,陶卓鵬的祖母賀氏是賀家的獨女,嫁給了陶卓鵬的祖父之後,後面隨著賀氏的父母病逝,賀家的產業其實也就是陶家的了。作為賀家女婿的陶慶接管了賀家的產業。一開始賀家的遠親族人對此還頗有怨言,認為賀家的祖業是落到了外姓人的手裡。但是隨著後面陶慶的外甥顧金梟的高升,官越做越大,越來越有權勢,賀家的遠親族人也不吭聲了。再加上因為賀家跟顧家有這樣的姻親關係在裡面,賀家的生意這些年來越做越順,基本上沒有人敢跟賀家搶生意作對。日子一久,賀家人也就把陶慶當成了理所當然的頭兒,以他馬首是瞻了。
陶卓鵬是個小胖子,白白胖胖的,一笑一個大酒窩,倒是招人喜歡。
他不愛讀書,愛打算盤,愛看賬本兒,不但是他祖父和父親,還有賀家人都認為他是天生的做買賣的料。於是,自打滿了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