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表哥藺一鳴家裡不是官,更不是鉅富,他自己在學業上也一般,所以,他大概也就是空有一腹少年心事罷了。
故而到後面,鳴表哥再提起嘉宜時,她就一點兒不說嘉宜的事情了,轉而說起其他,並且暗示他應該想一想怎麼撐起藺家。一提起這個,鳴表哥就蔫了。他才十一歲,就算有那個撐起敗落的藺家的心思,可也沒那個本事。
寄居到顧府裡面後,二房的顧老爺子和魏老太太,以及他姑父對他們都是挺冷淡的,而且有一次他聽到他姑父對姑母說,等過完年,最遲二月,就得讓他們搬走,顧家養不起他們一家人等語。
他父親還病著,搬出去,他們又能到哪裡去呢?
好在,後來他姑母來告訴他們,叫他們等一等,她已經託人幫忙了,說不定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回到林蔭鎮去,而那些被他爹輸掉的老宅和鋪子都能回到他們手中。這讓他們一家人好歹安心了些,勉強過了年,繼續等著好訊息。
最終,唐立興和唐立邦兩兄弟還是溜到了嘉宜她們這一桌跟前,然後羞澀地說他們可不可坐下聽嘉宜她們說話。
嘉宜覺得這兩個小正太好萌,當然說坐吧坐吧,想吃就吃,想說就說,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五歲多的嘉柔看到了兩同齡人,必須是表示歡迎的,原想著他們坐過來了,是不是也希望跟自己說一說話呢。府裡的同齡人簡直沒有,女孩兒沒有,男孩兒更沒有了。過年見著兩個同齡的男孩兒,嘉柔可高興了,平時木木的臉上都帶了笑。
只可惜這兩個小正太過來除了剛過來的時候禮貌地對她點點頭示意之外,其餘的時候都是笑眯眯地望著她三姐姐,連茶果都忘記了吃,就在那裡傻樂。嘉柔仔細聽她三姐姐說話,也沒見她說什麼好笑的事情,可這兩個同齡人為什麼一直都在笑呢。
嘉柔鬱悶不已。
只不過,嘉柔也沒鬱悶多久,頂多個把時辰,錢氏就已經起身帶著唐家的孩子們要回去了。
大年初一上人家的家裡來拜年,也沒有說要吃了晚飯才回去的,在唐家孩子們跟長輩拜年得了裝著過年錢的荷包之後,就起身告辭了,唐氏跟錢氏約定,她跟老爺正月初五會帶著孩子們上唐家去拜年。
錢氏點頭說她知道了,這才出來通知在跟妹夫說話的丈夫出來,一起出去坐上馬車回唐家去。
見完了這一撥客人,嘉宜等人歇了會兒,又去老太太那邊見了她孃家的客人。
顧老太太姓陶,孃家還有一個親兄弟名叫陶慶,陶慶娶了開藥店的賀家的獨女賀氏為妻,只生了一個獨子陶鑄。
陶鑄長大後娶了林氏為妻,生了一子一女。
兒子名叫陶卓鵬,今年十歲了,女兒陶芳華今年八歲,跟嘉宜同年。
大年初一的下午,陶慶領著自己一大家子人上顧府來給自己的老姐姐拜年了。
他們來得比唐家人稍晚一些,所以在接待了孃家人並且送他們走之後,唐氏就趕緊領著顧家的孩子們去老太太那邊的壽康堂,顧金梟也帶著兒子顧世平還有堂侄顧世榮過來。
二房的顧世榮還有其妹顧嘉珍今日都是在長房這邊見客,這是二房的顧老爺子和魏老太太的主意,他們認為二房的親戚少,什麼時候見都成,可是跟著長房顧金梟和唐氏見客,兩個孩子可以得到不少過年錢和禮物,遠比跟二房的親戚們見面賺得多。
二房的親戚現如今就是魏老太太的孃家魏家,還有太太藺氏的孃家。
藺氏的孃家人就不說了,從年前投奔到顧家,二房管他們吃喝住,跟他們拜年,不曉得能拿出幾文錢出來。
想起藺氏孃家的人,顧老爺子和魏老太太就覺得心裡添堵。
至於魏老太太的孃家人,她只有一個弟弟,是京郊的小地主,家裡有百十來畝地,也不甚寬裕。他們一般都是大年初三才上顧家來拜年,因為這是顧老爺子和魏老太太定的時間,主要是想著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兒跟長房的孩子們在一起過初一初二,基本上能夠賺上一大筆了,初三再空出半天來見他們比較合適。
魏老太太甚至要孫女兒嘉珍整個年都要在長房那邊,一來得的過年錢多,而來跟著唐氏去走親戚見的人多,不但能長見識,還利於將來她年紀大些了說親。不定嘉珍就入了一些人家的眼呢。
顧金梟和唐氏領著顧家的孩子們向陶慶夫妻行禮,陶鑄夫妻又跟顧金梟和唐氏見了禮,然後是顧家的孩子們跟陶家的孩子們見禮。
陶慶一家人在嘉宜過來之前早就聽到顧老太太說起她了,等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