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一年只有幾個月在家學裡上學跟先生讀書,其他的時間都被他爹和祖父帶去京城的屬於賀家的那些藥鋪裡,認識藥材,盤賬等。
陶慶和陶鑄兩父子是想把陶卓鵬培養成賀家龐大藥材產業的接班人呢。
可能也是因為小小年紀陶卓鵬就接觸了許多在書齋裡學不到的人情世故,他說話圓滑,舉止得當,透露出一股子早熟出來。
世平對於陶卓鵬說不上喜歡也不討厭,所以對他的態度也是個應付,淡淡的。
世榮卻很喜歡跟陶卓鵬打交道,一來他認為陶卓鵬將來是賀家偌大的藥材產業的繼承者,將來鐵定有錢,跟有錢人打交道,是世榮最熱衷的,甚至比跟做官的打交道還熱衷。世榮書讀得還不如世平好,可他腦子卻轉得快,認為那些做官的說到底還不是為了撈銀子,而跟有錢的商人打交道,錢似乎要來得快些?二來,他認為陶卓鵬這人不錯,面善,好說話,好交朋友。
故而陶卓鵬跟隨長輩到賀家來過年,坐到世平和世榮身邊時,世榮對他非常熱情,一直在陪著他說話。
陶卓鵬很敏|感,當然能感覺到顧家這位大表哥對他並不感冒,而他呢,也沒有興趣去巴結他。畢竟陶卓鵬自打小就是被賀家人當成眼珠子一樣呵護長大的,他很有一種優越感。
至於二房的世榮表弟,一直以來對他都很熱情,他也樂意跟世榮打交道。
那邊廂,八歲的陶芳華坐到了嘉書等幾位顧家姑娘那一桌,這一次,幾位顧家姑娘都是坐在一起的並沒有分桌。
陶芳華挨著嘉琴坐,她跟嘉琴交好,兩人常有往來,在見到嘉宜之前,她就知道有這麼個人存在了,還是嘉琴寫信告訴她的。陶芳華和嘉琴有同樣的愛好,那就是制香,兩人收集香方,互相交流,見了面也多數時候談論這方面的話題。
只不過今日來,陶芳華卻不怎麼跟嘉琴討論這個,她的眼光老往嘉宜那邊瞄,留意嘉宜說笑。
她也好奇,為什麼自己的祖母和母親如此厚待她呢,一見面給的見面禮都是她們心愛的年節上才戴的首飾。那樣的首飾,她也沒幾樣呢。
似乎除了顧家三姑娘生得十分好,是個美人胚子以外……另外就是,很面善,也很爽朗,朝氣蓬勃。從她身邊坐著的顧家四姑娘和五姑娘常常望著她,唇角含著笑,聽她說話就可以看出來了。她和一般的那種矜貴柔弱的官宦之家的小姐有點兒不同,這樣的人可能很容易得到長輩的喜歡吧?
於是,到後面,陶芳華也跟嘉宜搭上了話,一來一往,倒也熟悉了起來。
夕陽西下,到了飯點兒,顧老太太留了兄弟這大家子人吃了飯,才放他們回去。
好在都在京城裡,又是坐了馬車來的,吃完了飯回去也不太晚。
陶慶臨走,邀請顧老太太過兩日到賀家來聚聚,顧老太太答應了。現如今,她就只有這麼一個親戚走了,而且走一年少一年,她當然要去。
嘉宜回到自己的清芷居時,屋子裡都已經上燈了,她把今日得的首飾和荷包等物都拿出來,放到東次間的炕桌上,荷包開啟,將裡面裝的東西拿出來分門別類地裝到她的箱子裡去。至於今日得的舅祖母和舅太太給的首飾則是拿在手裡把|玩了一會兒才放到妝匣裡面去了。她粗粗算了下,今日得到的過年錢不算舅祖母和舅太太給的首飾,光是荷包裡的那些金玉之物恐怕也會超過七八十兩銀子了。當然她得了這麼多,顧家的大人們同樣也要給出去那麼多,可是對於嘉宜自己來說,她就是淨賺。
這才新年頭一天,就得了這麼多進項,把個嘉宜給高興壞了。
她把進了顧府後得的銀子統計了下,加上先前何家太太,也就是她姑姑送的,她也有超過四百兩銀子的私房錢了。京郊的最好的地,她如今也買得起幾十畝了。
她初步打算是等以後攢的錢多了,託人去買上一百畝地,總好過把金銀所在箱子裡不產生利潤好。
一來她沒有渠道把銀子拿出去放高利貸,儘管她聽說過府裡有人這麼幹賺錢的,但是她還是認為放高利貸非常不穩當,容易血本無歸,還容易給家裡招禍。
二來她也不會做買賣,不會拿這些錢去入股,既嫌做買賣瑣碎,還沒有門道。
所以,想來想去,她還是認為當地主,買地收租比較穩當。而且她一個在室的小姑娘也比較合適當地主,把地交給信任的人拿去管著當莊頭,自己到收貨季節收租子就行了。
當然這都是她的初步構想,以後還不知道是否會有變化,能否實現呢。
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