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帶有關現代的所有電子裝置,不能和古代區的人說起關於現代任何事情……
邵新宇將面具戴上,跟著餘初走進了檢查口。
這一次的檢查,似乎比想象中要嚴格的多,儀器探測不夠,還有一男一女工作人員手動搜身。
這邊工作人員入口已經這樣了,古代區人入口那邊,只可能更嚴。
餘初作為界市食物鏈頂層,一眼就看出不對來,她歪著頭問著搜身的女工作人員:“今天是不是出了什麼事了?”
以前碰上肅美人懶散的日子,這邊連設卡都懶得設。
女工作人員聽餘初的聲音才認出她,想了想靠近餘初的耳邊:“好像是有什麼大人物來了,說務必保證安全……具體的,我們就不知道了,初姐你去問問周隊?”
餘初搖了搖頭。
該她知道的,周寅應該會告訴她,不該她知道的,她去問只會給周寅添麻煩。
冗長地下通道中,由淺到深以此排列著三個工作站。
分別進行安檢、快速體檢、最後一個則是消毒。
後面兩項,都是儘可能阻止他們把地面上病菌帶給古代區的人。
說起來複雜,前後也不過只花了不到十分鐘時間,兩人踏入界市,裡面燈會才剛剛開始。
和往日界市有些不一樣的是。
今日,沿街密密麻麻掛滿了各色的燈籠,造型不一,顏色不一,
五光十色,十分好看。
除了一些特定的商品,大部分攤位上的貨物,都只能用燈籠兌換,不同顏色的燈籠,兌換不同價值的貨物。
簡單的說,就是在今晚的界市上,燈籠才是流通貨幣。
而獲取花燈的方式多種多樣:簡單的,只需猜對字謎,稍難一點的,可能是七步成詩、擊缶而歌,表演下才藝,再難一些,可能需要達到藝術家水準,當場寫一手飄逸的毛筆字,或者作畫惹人驚歎……
那些詩詞畫作書法藝術品,都是可以變現的,周寅曾經算過一筆賬。
燈會一天的收益,超過了其他一場普通界市,從開市到閉市七天總收益。
“餘初,你喜歡哪個燈籠?”邵新宇半低著頭看著餘初,笑容中帶著些篤定,“我給你贏來。”
年輕人有幹勁是挺好的,但是——
餘初摸了摸自己的鼻頭。
這些燈籠,倉庫裡堆著幾千個,她要是喜歡,可以拉回去堆滿一屋子。
第六十三章
餘初半仰著頭; 抬頭看著頭頂掛著的各色花燈。
這些燈籠; 絕大部分是外面工廠採購的; 成制式,遠遠看去不錯,卻死氣沉沉。
還有不少燈籠,是駐地各個部門自己動手; 送到界市助陣用的。
分為粉色系、橘色系、大紅色系……顏色越深,造型越別緻; 則定的價值則越高; 燈籠底下有類似於幣值的LOGO; 方便工作人員使用。
餘初想了想; 指隨手指著一盞造型簡單的粉色燈籠:“那個看起來不錯。”
邵新宇看出來了餘初的心思; 笑道:“那個看起來更簡單; 是吧?”
尾音帶著微微的調侃,讓餘初老臉一紅; 有些不知道如何把話接下去。
邵新宇沒有繼續調侃下去; 而是走到攤位前,答了一個基準以上的字謎; 贏了餘初要的花燈。
他將花燈遞給餘初:“你先拿著; 待會兒碰見更喜歡的,我們再換。”
——這性格; 肅美人要是學個一丁半點,現在也不至於三十好幾了,還是單身啊。
餘初低頭看著粉色的蓮花燈; 燭火搖曳,栩栩如生。
她第一次覺得,這流水線上產出的制式燈籠,其實還挺好看的。
“謝謝,我很喜歡。”
長長的街道,攤位擠了滿滿當當。
照理說,這種制式的攤位,在燈會模式下,人氣應該是大改相等的。
也許是位置不同,也許是其他因素,各個攤位前的顧客數量不僅不同,而且相差十分懸殊。
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冷清的攤位前卻一個人都沒有,而熱門的攤位前,排起了長龍。
隊伍排的十分工整,沿著街道,齊刷刷的排了幾十人有餘。
這樣的盛況,餘初從進界市開始,就從未見過。
餘初手拎著燈籠,故意落後了幾步,跟在邵新宇的身後,慢悠悠的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