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華以下,致果校尉以上的軍官都宣至點將臺上。永徽帝對五王道:“王弟,朕略有些疲累了。這授甲之事,由你來吧!”五王永弘哈哈一笑,拍拍胸脯,道:“老五樂意為皇兄效勞。”接著站起身,身邊走上幾位宮人,每人手中都捧了幾副皮製的軟甲。
蘇簡此刻與陳去華等人都跪在點將臺之上,蘇簡聽說五王要給眾人授甲,心中又是恨,又是怕。她不由得略略抬頭,向五王的方向看過去,眼中見到的卻是一張雪白的瓜子面孔,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蘇簡心中一驚,馬上低下頭去,但是馬上就有一種異樣,從心頭泛了起來。她突然之間,只覺得渾身僵硬,又是那種恐懼,毫不留情地攫住了蘇簡,扼得她喘不過氣來。這日天氣寒冷,蘇簡仍然在片刻之間,就汗透了衣衫。庾信跪在蘇簡身側,見狀不對,輕輕地喚道:“蘇賢弟,蘇賢弟,可是身體不適?”蘇簡經他這麼一喚,三魂六魄好不容易回到身體,而這時,五王永弘及那些個宮人,也已經來到身前了。
“喲,這不是蘇校尉麼,這麼冷的天氣,怎麼滿頭的汗呀?”五王永弘冷嘲熱諷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蘇簡剛剛回魂,咬著嘴唇,腦子裡飛快地想,這種情景,似乎以前在什麼書裡見到過。只片刻,蘇簡便反應過來,一躬身,答道:“得見天顏,我皇神威,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她套用了魏時鐘毓陛見時的答語,又捧了一下永徽帝,總體來說,答得中規中矩,沒有問題。五王略略側身,見坐在一側的自己的寵妃李氏,一雙妙目,毫不轉睛地看著蘇簡這邊,心中雖然知道蘇簡是個什麼身份,但是聯想到蘇筠身上,只覺得怒火轟的一下燒了上來,取過一件軟甲,“砰”地向蘇簡身上一砸。蘇簡悶哼一聲,生生地受了,也沒有往後退步,伸出手接住了擲過來的軟甲,恭恭敬敬地答道:“謝吾皇隆恩,謝五王殿下恩典。”
永弘被蘇簡這麼一堵,半口惡氣沒出盡,又堵了回去,接著取過一件軟甲,冷冷地道:“庾校尉,我見蘇校尉拜見天顏,面上汗如雨下,怎麼你絲毫不見汗呀?”。庾信面上一紅,道:“末將初次得見天顏,心中惶恐,因此不敢出汗。”永弘被他這麼一說,哈哈大笑,當下將軟甲賜給了庾信,接著向前走去。蘇簡見危機總算過去,偷眼看了一眼庾信,眼神中頗多讚賞感激之意。庾信見了,臉上又是一紅。
蘇簡又悄悄抬起頭,看見蘇觀海老爺爺,此刻臉色和緩,伸手拈著須,似乎也為她“忍耐”了一把而感到欣慰。而七王永熙此刻,竟也頗為溫和地看著她,只是略略皺了皺眉,也不知是不是見到了庾信的神情。
第四十八章 作別
更新時間2013…8…13 9:02:50 字數:2887
軍甲授畢,七王永熙與蘇觀海當先走下點將臺,陳去華帶著其餘將領列隊跟上。接著,永熙與蘇觀海各自躍上了一匹戰馬,當先向外緩緩走去。天元朝大軍在號令之下,緩緩地向營外走去。蘇簡回頭看了一眼點將臺,只見永徽帝一人,站立在點將臺的最前面,一時間蘇簡只覺得這個身影如此之殷切,又如此之孤獨。她一邊走,一邊想,這次南征,對於永徽帝來說,究竟是有多重要呀?
南征的隊伍從閬苑小營出來,緩緩地透過天京城南的一片街道,向南門而行。這一日,不少天京百姓聽到訊息,前來為大軍送行。天元朝已經多年沒有大規模的戰事,而此次大軍出征事先又無徵兆。天京百姓因此又興奮,又惶恐,不少人走到街道上,夾道相送。徵軍緩緩行至城門口,不少士兵都不禁放慢了腳步,還有些人竟熱淚盈眶,要知道這次一出此門,什麼時候回來,以及能不能夠回來,此刻還都是未知數。
守在南門口的,不少是出征將士的父母親人,前來送行的。不知是哪位老人家哭了一聲,一時間城門口哭聲大作,不少士兵見到了自己的親人,情難自禁,擠到路邊,紛紛與家人道別。大軍前行的速度一下子慢下來了。
此刻,陳去華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朝城門內走了進來。他本已經出城,大約是聽人報告瞭如此情形,又轉身入了城。他在馬上喚傳令官過來,道:“今日必須趕到律水以南百里之處紮營,號令各軍,速速透過城門。”他剛說完此話,正想掉轉馬頭,這時,路邊突然傳來一輪琵琶聲。
這輪琵琶聲清清泠泠,曲調頗有些溫柔悲傷之意,宛若情人分別之時的呢喃低語。陳去華聽到這個聲音不禁抬頭欲尋,聽到這琵琶聲是從路邊一座茶樓之中傳出來。他向那茶摟上抬眼望去,卻聽“錚錚”兩聲,琵琶聲轉急,一輪急促的撥絃之後,琵琶聲中竟現出金戈鐵馬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