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2 / 4)

之時大不相同,正應了那句牆倒眾人推。

贏烈聽他們吵吵了許久,便開口問道:“榮親王犯下如此重罪,以眾位卿家所見,該當如何論處?”尚書令林霄連忙出班,奏稟道:“皇上,旁的暫且不提,榮親王犯上作亂,謀逆篡位,若換做常人,便當凌遲處死,株連九族。但念及他身為皇親,往年又戰功赫赫,皇上必然不忍,臣奏請將榮親王連同黨羽斬首示眾,其女眷充官為奴,以儆效尤。”贏烈聞言,只皺眉不語。

蕭鼎仁素擅揣摩聖意,見皇帝神色遲疑,便躬身進言道:“榮親王乃皇上兄長,又是平息西北叛亂的有功之臣。臣以為,不若將其收繳玉碟,革除皇籍,永世囚於安親王府地牢之內。他已上了年紀,也不過就是這兩年的事情。”他這話說得極是含糊,贏烈卻已暗明其意,也甚合自己心意,便點頭道:“就這麼辦罷,務必不使朕落弒兄之名。”眾臣皆拱手稱是。

此事議罷,贏烈又道:“那皇長子贏緯,諸位以為又該如何?!”他這話語聲量雖輕,卻極是憤懣。原來御駕往東海途中,果然遇到一隊刺客行刺,為路曉年所率禁衛軍阻擋。這起刺客為數不多,又一擊失手,再不得脫身,如何能是禁衛軍的敵手?苦鬥之下,幾乎被誅殺殆盡,只剩了兩人被生擒。路曉年親自刑訊,這兩人熬不住酷刑,便招供出是榮親王指使他們前來刺殺皇帝,待得事成,京城之內便輔佐皇長子贏緯繼任為帝。而在這之前,贏烈又收到密探自皇長子府裡查到的字帖,其上所言正是此節,兩者相扣,他也不由不信自己的長子與外人傳統勾結,來謀奪自己的皇位。

眾臣聞言,皆不知如何是好。論理,皇長子與榮親王勾結謀逆,自當同罪。然而贏緯到底是皇帝長子,多年來雖然他行事顛倒,舉止荒唐,皇帝也並未十分見責,可見其情。眼下,他雖犯下重罪,可皇帝如何作想,誰又能摸得著呢?即便此刻皇帝一怒之下,依著奏稟處死了贏緯,難保他日後想起,追悔之下遷罪於人。所謂伴君如伴虎,正是如此。

贏烈見眾人不語,冷聲道:“怎麼,你們平日裡機關算計,舌生蓮花,今日倒都成了啞巴了?”說著,便指著林霄問道:“你說,此事該如何處置?”那林霄身上一抖,額上登時沁出冷汗,然而他畢竟是位列三公,身居右相之位多年,其機智才幹自非等閒可比。當下,他心念一轉,便依著之前蕭鼎仁所言奏道:“皇上連榮親王這大罪之魁都施恩饒恕了,不如也將大皇子收繳玉碟,剔除皇籍,廢做庶人,軟禁其宅。皇上以為如何?”贏烈聽聞此言甚合己意,方才怒顏轉霽,說道:“便依卿所奏。”

這日,君臣眾人在書房裡,便將此案下了個定論。榮親王贏煕謀逆作亂,滿門皆廢為庶人,贏煕囚於安親王府地牢之內,頤養天年。其女眷法外施恩,仍賜居舊宅。又因鹹懿郡主已然出閣,且司徒仲平亂有功,並未牽連在內。贏緯身為皇子,勾結外臣,與榮親王同流合汙,意圖染指龍座,一併追繳玉碟,廢做庶人,軟禁於皇子府邸,今世無詔不得入宮亦不準擅離京城。

至於朝中那起趨附榮親王的黨羽罪臣,按其罪輕重,有參與謀反的,判為斬刑,棄市於京城菜市口;而罪行較輕的,則滿門流放或發配充軍。這一月之內,京城菜市口上,一共斬下二十八顆頭顱,那青石路面之上的血跡,不知過了多久才漸漸褪去。

贏烈理完前朝之事,又往後宮而去,掖庭局自聞皇帝歸來,也忙不迭的開始審訊長春宮一眾宮人,尤其是文喜、文樂這等與謹妃近身服侍的。這些大宮女幾曾受過這樣的苦楚,只几杖下去,便竹筒倒豆也似的盡數招了。那文樂更是往昔常與謹妃出謀劃策的,所知尤多,便將自趙氏初入太子府時起的故事,都吐了個乾淨。

掖庭局那書記官員,記得連手也酸了,共計寫了滿滿的四五張熟宣紙,才將這些宮人所供,紀錄完全。鍾韶英見其內有幾樁頗為嚴重,並涉及過往,便連忙呈遞御前。

贏烈收到供狀,見是密密麻麻的幾張紙,便略有不耐,大致翻了翻,見謹妃這些年來所為,除卻近來與榮親王勾結犯上外,那殘害妃嬪、荼毒皇嗣之事數不勝數,至於指使梁氏以巫蠱之物嫁禍於前婕妤邱氏、下藥謀害梁氏腹內之子並意圖栽贓與皇后、唆使錢氏施計勾引皇帝、令錢氏將藏匿白蟻巢穴的木球送入坤寧宮中,假借三皇子之手害得皇后自鞦韆上栽下小產這些事情,都不必再細說。更有多年前一樁舊案,竟也是趙氏做的幕後主使。

其時,趙氏與贏綿生母梅氏一道獲寵於太子,並先後懷上身孕。趙氏先誕下贏緯,緊跟著梅氏生下贏綿。趙氏為防其與子爭寵奪儲,暗地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