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的戰場外的戰鬥”,是更高層次的“戰略級的資訊戰”。在這一派中,比斯坦教授更權威的是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夫婦,他們早在1993年10月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就已闡明瞭同樣的理論,書中《輿論導向》一章中列舉了“扭曲精神的六個扳手”,它們分別是:控訴敵方暴行;渲染參戰的光榮與必要;把對方描繪成沒有人性的魔鬼和沒有人性的動物;宣稱在戰爭中不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國家是反對我們的;利用宗教進行有利於我方的宣傳;使對方的宣傳變成不可相信的宣傳。托夫勒夫婦預言:“明天的一些最重要的戰鬥將發生在輿論宣傳戰場上。”
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有一個特點,什麼事情爭論歸爭論,爭論到最後都以實用主義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兩種說法如何南轅北轍,只要有用,都留下、都採納。他們兼收幷蓄的時候多,簡單地肯定一個、否定一個的時候少。五角大樓的謀士們覺得,這兩派的觀點其實都對,資訊戰裡面既有技術科學,又有人文科學。前者可用於大幅度提高指揮員對戰爭的指揮控制能力和各類武器裝備的殺傷效能,後者可用於把戰爭意志延伸到戰場以外的廣闊空間去,透過非軍事手段實現軍事目的,甚至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