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帝宴(壹)步步殺機 作者:江暖

到,想不到”

樓梯口站著兩人,左手那人儀表堂堂,顧盼自雄,右手那人神色清朗,長鬚飄逸,年輕時想必曾是個極具魅力的男子。

那長鬚之人笑道:“紀大人有什麼想不到呢?”

紀綱望著那長鬚男子,擠出笑容道:“楊學士又有什麼怪不得呢?”紀綱眼下身為錦衣衛第一人,尋常官員並不放在眼中,可見到眼前的兩人,心中卻帶分警惕。

紀綱認得那顧盼自雄之人叫做徐欽,是開國功臣徐達之孫,眼下身為五軍提督府的都督,掌順天府的軍權。

五軍提督府和錦衣衛素來涇渭分明,明爭暗鬥,彼此不服對手,紀綱見到徐欽趕來,明裡招呼,暗地罵娘,知道徐欽若知慶壽寺發生了兇案,肯定會和他爭搶查案。

這案子太不簡單!

先不說悟心死因蹊蹺,引發紀綱埋藏多年的一個困惑,單說這案子發生在慶壽寺,紀綱就不能不爭取搶先破案。

慶壽寺是大明國寺,在朱棣心目中極為重要,但眼下慶壽寺最重要的卻是那黑衣僧人。

黑衣僧人叫做姚廣孝。

姚廣孝是慶壽寺的主持,法號道衍,一直都是亦僧亦道的打扮。少有人知道,他為何會這種裝束,紀綱也不敢問。

尋常一個主持,最多不過掌管一寺僧人,在紀綱眼中根本算不了什麼。但姚廣孝這個主持,卻可說是天底下,甚至古往今來最有權勢的主持。

因為他主持的是天下!

姚廣孝在“靖難之役”中,親自謀劃,幫助天子朱棣取了天下。

當年朱棣之侄,也就是朱元璋之孫朱允炆登基後,削藩鞏固政權,對眾多叔伯搶先下手,將一幫叔伯不是囚禁京城就是流放他鄉,最後要對朱棣下手時,朱棣忍無可忍,以“靖難”之名興兵奪權。

當時朱允炆擁兵百萬,而朱棣只有幾萬親兵。

可就是這幾萬親兵,在姚廣孝的策劃下,擊垮朱允炆百萬雄兵,直殺到應天府南京城,殺得朱允炆丟盔卸甲,殺得朱允炆下落不明,殺得大明又立出個永樂大帝。

朱棣視姚廣孝亦師亦友,對於姚廣孝的要求,從未拒絕。

因此也可以說,姚廣孝的一句話,就能改變朱棣的決定。姚廣孝要讓紀綱死,紀綱就算身為錦衣衛第一人,也得死!

就是這樣一個人,紀綱怎能不刻意巴結?

這裡發生了兇殺案,紀綱怎能不竭盡心力的破案?

可當年朱棣是燕王的時候,姚廣孝就是慶壽寺主持。如今朱棣已是大明天子,可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姚廣孝還是慶壽寺的主持。

姚廣孝在幫朱棣取得天下後,本來是應該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他不過是要還俗、還俗後仍舊回慶壽寺重當和尚。

如此怪異的請求,誰都意料不到。

朱棣好像也想不到,但他尊重姚廣孝的決定。

紀綱永遠也想不明白姚廣孝的心思,但這一次,他已經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為姚廣孝破了這寺中的兇殺案,就算楊士奇來幫徐欽,也奪不走他的功勞。

長鬚曾經英俊的男子叫做楊士奇,身為朝廷內閣左春坊大學士,眼下內閣第一人,深得天子器重,可紀綱並不畏懼。

聽紀綱反問,楊士奇笑道:“我到慶壽寺之外,發現鳥兒都不敢叫一聲,正自奇怪,原來紀指揮在此。”

紀綱臉上帶笑,暗諷道:“鳥兒不叫,因為它們知道不叫的好處,喜歡叫的鳥兒總是早死的。我想不到是這時候楊學士應該是在早朝的路上,而徐都督似乎應該籌備軍備才對。可兩位大人為何不約而同到了這裡,難道早知道這裡有兇案發生?”

楊士奇含笑道:“來見上師,不一定非要等死人才到的。這件事倒不難解釋,因為聖上要我等前來罷了。我等來之前,倒不知寺中發生了兇案。不過既然有了兇案”

徐欽立即道:“順天府既然有了命案,就歸我們提督府處置。”

紀綱神色狐疑,猜不到聖上為何讓這二人前來,見徐欽不出意料的要搶著討好姚廣孝,紀綱心中冷笑,故作公事公辦道:“徐都督此言差異,事關重大,既然是錦衣衛先發現了兇案,又事關上師,按理說應由我稟告聖上,再請聖上定奪誰來查案才對。”

徐欽心道,這件事若是經你口告訴聖上,哪裡還有我的份兒?昨晚聖上讓都督府派人協助上師做事,上師肯定對都督府的人很有好感。一念及此,徐欽笑道:“既然事發在慶壽寺,那一切不如由上師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