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寶山認真看住她雙眸。“我只想問,你你你你你你你喜不喜歡我。”
他終於憋出這一句,俊面通紅,低下頭去,不敢看碧蓮眼色,一副乖乖接受審判模樣。
碧蓮看著他,心中種種波濤,都化作感慨,卻不能開口。
“寶山。”她柔聲道,“我今日方知,你想得實在太多了。”
她微微一笑,以眼神鼓勵戚寶山抬起頭來。
“寶山哥哥,碧蓮是你未過門的妻子,要你應試,不過是想你勿以我為念,認真做一番男兒事業。但——無論你有沒有功名,無論你是不是武狀元,我都願意”
她忽然驚覺自己竟說了先前吳媚編排之話,再說不下去,戛然住口。
“都願意什麼?”戚寶山卻是喜上眉梢。
“願你個頭啦!”碧蓮起身輕敲了戚寶山額頭一記。“這些話你我說說就好,一會兒仕林面前,還是莫提過往,明白未?”
戚寶山傻笑著點頭。
陡然,趁碧蓮不備,他以還存有力氣的左手將碧蓮一把拉到了懷中,促不及防地一吻,很輕很輕地印在了碧蓮唇上。
那一吻仿如風動春水,淺淡到完全沒有留下痕跡。
甚至於,只是一些熱氣呼到了唇上,並不能確定兩人有無肌膚相親。
但,李碧蓮卻忽覺情動。
如繁花閱遍千世風霜,忽遇小小一個春天,竟也,綻放開來。
第三十章 開科•;取士(1)
元符二年三月。
大宋開科取士。
應考舉子三千餘人。平日要連考三日的會試,因天子親自主持,且指名進士登科之後要金殿親勘,是以在太醫院和諸宰相之勸說下,改在一日之內進行。
三千餘名士子提前一日集聚在太學院中,整肅衣冠,稱為開闈。
當夜燈火通明,禮部備下簡單膳食,吃過之後,浩浩蕩蕩之隊伍便在天明之前分散至貢院各個考場靜候。
主考官在半黑天中盛裝隨天子叩祭天地先祖,而後接過密封唯天子一人知曉的題卷前往貢院。
貢院中早已準備多時的三名副考官各自率領八名文書官員,眾人一齊將試題開封然後謄抄多份;
卯時三刻,一切必須到位。三名副考官各自負責左中右一區,由文書等人將試題公佈,士子開始在晨光之中答卷。
之後並無午餐與休息時間,下午申正時分統一收卷,然後便有數十名不識字的工人進入封閉的貢院,緊張地進行彌封糊名的工作,即將考生的名字籍貫等貼去,清點整理之後,由禁軍護送往禮部。
先前出現過的主副考官四人與二十四名文書先生,自當天夜間開始便要緊張地一刻不停閱看三千份考卷。一般而言,文書先生們會先剔除質量太差的卷子,留下約五六百份文從字順,長短合宜,言之有物的,打亂後分呈給三位副考官過目。
在天明之前,每位副考官需要各自理出卓異卷與普通卷各五十份。卓異卷一百五十份由主考官親自過目,又從中精選出擬為一甲進士及第的卷子三十份,由守在禮部門外的禁軍直接呈送入宮,由天子親閱。
皇帝當日罷朝,專心研究這些卷子,同一時間,禮部與貢院聚集這三十名幸運兒,教匯入宮陛見的儀規,做好一切準備。
午膳後,三十名一甲進士隨主考官金殿應試,由皇帝當場欽點出狀元、榜眼和探花。同一時間,副考官們也在餘下的卓異卷與普通卷中整理出剩下的二甲進士出身與三甲同進士出身名錄,共三百人上榜,張於貢院。
當夜一甲進士由天子賜宴,之後由禁軍護送,高頭大馬,簪結綵纓,護送回府。
之後禮部吏部緊張工作,一甲進士可即刻授予在京官職,二甲三甲進士則根據官吏任命規則發派到各地為官。三個月後,接受了基本上任培訓的讀書人們便可走馬上任,成為大宋的朝廷命官。
同日武舉亦行,只是禮部換成了兵部,貢院則為校場。
大宋風氣習武之風不濃,各地赴武舉計程車子約共千名,以武功、弓馬、兵書三項考試,剔除不合格人,選出十名一甲進士,於御前設擂,決出狀元一人,唯武決所限,不設榜眼探花之名。十名一甲進士,均賜御前侍衛之職。另有二甲三甲共約百名上榜進士,由兵部授以軍職,成為大宋保家衛國的一員武將。
綜上,這兩日將是所有人都連軸轉,十分勞心勞力的三日。
亦會是大宋朝最為歡欣熱鬧,盛事江山的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