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3 / 4)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蝴蝶的出走

近的又何止他一個,參謀總部的那些年輕軍官在被朱永興強制惡補了國際地理知識以後,同樣是震驚於世界之大。震驚於日後國家的發展空間竟是如此廣闊。

還有匡國公皮熊。他以行伍起家,崇禎時授援剿副總兵。弘光時擢都督僉事充總兵官,永曆時被加封為匡國公。歷事三帝。皮熊不能說最忠於誰,忠於大明或者更為準確。昭武代永曆,這畢竟是朱家內部的事務。且得到了絕大多數文官武將的贊同和支援,連血脈更近的魯王都力挺,他更沒有反對的理由。

一個英明不下於太祖的帝王,一個能中興大明的聖君,一個能驅除韃虜的英雄,帶著這些耀眼光環,朱永興即位登基,實在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一個懦弱、膽小,不負責任的逃跑皇帝,讓人們失望,被遺忘、拋棄,也並不是難以接受的事情。

“聖上若能驅除韃虜,興復華夏,並善待太上皇,亦是佳話一段。”匡國公皮熊將忠誠鏈條轉向朱永興後,其實也與晉王李定有著差不多的期待,這也算是自我安慰吧!

到了現在,匡國公皮熊已經知道了明軍的整個軍事籌劃,瞭解了明軍的全部實力,更覺得光復中華只是時間問題,只要朱永興不出意外的話。而且,朱永興的功業超過太祖、成祖,亦是足以期待的。

“能在有生之年見到北伐成功,已是死而無憾啦!國祚不絕,天眷大明啊!”匡國公皮熊每每想起最危難的時候,便不由得慨嘆不已,八十多歲的高齡啦,那個時候何曾想到會有這麼一天呢?

晉世子李嗣興與翼國公馬自德、靖朔伯魏君重同齡,又各統一軍,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也甚是相得。對永曆,他遠不如其父的感情深。相反,他卻很是苦惱自己這個世子的身份,好象是靠廕襲而居高位。所以,他很感激朱永興給了他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並且牢牢把握,盡力用實際行動去贏取朱永興的信任。

年輕人,有自己的心氣與傲氣,渴望有一個自由施展的空間。而朱永興給了他們信任和機會,並向他們展示了更寬廣的世界,更光明的前途。

“大舉北伐應在明年。”馬自德小聲說著自己的猜想,“以聖上的仁厚,豈有不撫民安民的。軍隊所需的糧草物資是其一,北方殘破,民不聊生,聖上定會顧惜百姓,積攢屯積出恤民所需。”

“我也是這麼想的。”魏君重淡淡一笑,說道:“還有騎兵,聖上多次流露出擔憂之念。在四川組建驃騎,在各軍組建龍騎,估計到明年才能準備完全。”

“或者可大建車營,效高祖北伐之法。”李嗣興說完又搖了搖頭,說道:“速度還是難及騎兵。以步兵對陣騎兵,不怕他堂堂正正的野戰,倒怕他騷擾不止。”

“北地與南方不同,既有地形地勢的關係,又要顧慮到民心、資源等因素。”馬自德臉上露出一絲憂色,“就地籌措糧草物資恐怕甚難,這糧路餉道便要全力確保。只是若處腹地,無水運之便,可是大不易啊!”

“所以才定下了‘拱’這個戰略啊!”匡國公皮熊年紀雖高,卻是耳聰目明,小輩說話,他聽得清楚,忍不住事先透露一二,“從現在到明年春天。與敵接觸各部都要積極開展,不斷消滅清軍,不斷壓縮敵佔區。具體的講解,這兩天會在兵部進行,諸位可要好好聽講學習啊!”

見匡國公只說了這麼幾句,便又賣起了關子,在座眾人心中期盼,可又不好追問不止,只好繼續用飯,這心思卻飄飛而去。

所謂“拱”。有短促突擊,有零敲碎打,還有別的一些戰術。其主旨便是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內展開軍事行動,避免由於長驅而有被敵切斷糧道、後路的危險。擴大光復區,縮小敵佔區,是其中一個目的;消滅並疲憊敵有生力量,是另一個目的;奪地遷民,使滿清統治區的百姓越來越少。破壞其徵收錢糧、役使民眾的人口基礎。則是第三個目的。

而且,山東很快會成為主要用兵方向。其他各部的軍事行動也有策應、牽制的作用。

酒飯吃罷,漱洗完畢。自有侍衛去報朱永興,眾將由宮人引著,前往大殿恭候。時間不長。侍衛又迴轉,言說聖上改在御園召見,又由宮人引領而去。

眾人一直向前,一路上亭臺不斷,溪流淙淙,花草樹木鬱鬱蔥蔥,花香、鳥語、水聲,讓人覺得異常清爽。在那假山中曲折行走,看著園內風光景緻,各人都覺得心情舒爽。

前面一片竹林橫亙,在林內的小道上迤邐行走,老的黃竹,嫩綠的新竹,交相輝映,清秀之極。更有幾棵方形的竹子,卻是以前園中從廣西引栽,看著煞是有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