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尚未看完詔書全文,劉表便義憤填膺地拍案而起,厲聲怒斥道:“李賊唯恐天下不亂,此詔一出,我四百年大漢亡矣!”
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
一道天子詔書,洋洋灑灑千餘言,言辭犀利,直指時弊。
然則,詔書中自天子以下,歷數天下各路諸侯倒行逆施,犯上作亂,為禍天下。
是以,此詔名為罪己詔,實為聲討各路諸侯,其實就是一道大肆討逆的告白書,天下各路諸侯全是圖謀不軌的亂臣賊子。
與此同時,這道聲討詔書的末尾卻極為突兀地大肆褒獎四位諸侯,李利、劉表、劉璋和公孫瓚。
如此一來,此詔便充斥著懲惡揚善的味道,有褒有貶,才能彰顯出詔書的真實性和說服力。
通讀全篇詔書,不難看出這道詔書端是用心險惡。
將各路諸侯全都揪出來聲討貶斥一番,歷數罪狀,言辭毒辣之極,完全不留餘地,毫不顧及各路諸侯的顏面,甚至連帶其祖上數代一併詰責,並公之於眾,流傳甚廣。僅是劉表的帥案上便有十餘份之多,襄陽城中只怕也不在少數,荊州尚且如此,那兗州、冀州、幽州、揚州、徐州和益州等地,恐怕也不例外,每個州郡至少流傳著數百份罪己詔。
這樣一來,用不了多久,整個天下所有郡縣幾乎都能看到這樣的詔書。如此大範圍地散播罪己詔,若說李利毫無用意,誰若相信誰便是傻子。
而詔書流傳開來的後果卻是極其嚴重,但凡出現在詔書中的諸侯必定聲譽掃地,顏面無存。諸侯們多年來好不容易博得的好名聲,就此毀於一旦,此後天下黎民百姓皆知他們圖謀不軌,犯上作亂,由此引發的嚴重後果將不堪設想。即便動搖不了各路諸侯的現有根基,卻毫不留情地撕下他們一貫標榜的中興漢室的遮羞布,迫使他們毫無遮掩,只能硬著頭皮擺明旗幟擁兵自立,從此再無退路。
自此以後。中興漢室的幌子再也不能用了,徹底杜絕了各路諸侯扯虎皮做大旗的所有企圖和後路。這就迫使各路諸侯不得不旗幟鮮明地擺出姿態,要麼交好西涼李利,甚至於直接依附西涼軍,向李利俯首稱臣;要麼就孤注一擲地割據為藩,自立為。從此之後,稱王稱霸者恐怕不在少數。眼下就看誰第一個跳出來,而後再看李利作何反應。
至此,天下真的大亂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叛亂,不再像之前那樣遮遮掩掩的。因為,這一道詔書已經讓各路諸侯的野心大白於天下。再想尋找藉口挑起戰事,無異於自取其辱,顯得畏畏縮縮,自滅威風。
除此之外,這一道詔書的影響力之大無法估量。曾經一直心向漢室的百姓得知詔書上的內容後,最直觀的印象便是天子失德,致使天下各州各郡的州牧、刺史和郡守都揭竿而起。犯上作亂,一致反他。此等君王還能治理天下麼,百姓們還能指望他什麼呢?
與之相對的是,百姓們對各路謀逆的諸侯也無好感,甚至極其反感,深惡痛絕。畢竟君權神授由來已久,自古皆然,但凡是犯上作亂之人。歷來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直到大局已定時,才能慢慢改變思想,被動接受事實。而諸侯割據勢必引發大規模的戰爭,戰事一發,受苦受難的還是黎民百姓,是以百姓們對叛亂者深惡痛絕。寧願受窮受困,也不願生活在戰火烽煙當中。
所以,這道詔書的威力究竟有多大,當真是難以估量。至少眼下局勢不明,無從預知。
再者,這道詔書的信任度極高。天子在詔書中歷數各路諸侯謀逆叛亂,卻獨獨不提出身劉氏宗族的封疆大吏,反倒對其大加封賞。這裡面徐州劉備除外,此詔過後,劉備算是徹底被排除在劉氏宗族之外了,自此以後再不會有“劉皇叔”這個名號。皇室後裔的嚼頭到此為止,劉備往後再也不能用了。除非漢室當真滅亡,他才能自詡劉氏後裔,再行復闢,否則他此生便與漢室宗親絕緣了。
而整個詔書中最大的受害者,並不是被聲討的各路諸侯,而是少年天子劉協。
天子自爆其短,此乃歷代君王之大忌。在此之前,並不是沒有帝王下過罪己詔,早在西漢文帝時便正式頒佈過第一道罪己詔,距離劉協這道罪己詔已有三百多年。但是,罪己詔的初衷並不是君王自爆其短,而是為了言明己過,表達願意為國家和百姓痛改前非,同心協力治理國家的意願,並藉此籠絡人心,鞏固帝王之位,加強統治。這才是罪己詔的真正目的。若是僅僅為了自爆其短,恐怕這個世上便不會罪己詔之說了,歷代帝王寧願坐等亡國,也不會頒佈這等自掘墳墓的罪己詔。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