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2 / 4)

小說:驍騎 作者:溜溜

半月之後,曹操大軍已然攻至徐州州治郯城城下,徐州攻防戰就此展開,而一敗再敗的徐州牧陶謙已然退無可退,惟有誓死相拼,才能保住郯城。

郯城如果失陷,那陶謙便是大勢已去,只能退守海西,逃亡其它州郡避難了。

故此,郯城是徐州州府所在,事關體大,斷不容失。最重要的是,這裡是陶謙苦心經營多年的根基之地,對於他這樣一個年過古稀之人來說,自己辛苦奮鬥多年的太平樂土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已經讓他痛心疾首,肝腸寸斷,悔恨不已。若是曹操還不肯罷休,他惟有與郯城共存亡,不惜一死也要保住州府,否則他死不瞑目。

去年年底,陶謙向冀州袁紹、幽州公孫瓚求助。因袁紹和曹操是好友同盟,因此袁紹拒不發兵救援徐州,坐觀徐州成敗。好在幽州公孫瓚與陶謙素來交好,關鍵時刻,他手下的平原相劉備率部馳援徐州,挽救陶謙於危難之中。戰後曹軍撤兵,劉備及其麾下五千兵馬卻不曾離去,仍舊留在徐州支援陶謙,直到現在。

今天已是曹操親率大軍攻打郯城的第五天。

而今城下護城河早已被填平,原本清澈的河水已然被染成鮮紅色,斷流河渠中漂浮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殘軀斷臂,還有無數泡得發白的血肉和血衣碎甲。

連續攻城五日,曹軍付出死傷八千名將士的慘重代價,而守城一方的陶謙所部同樣傷亡巨大,傷亡將士數量與曹軍不相上下。

擁有城池之利,陶謙麾下徐州軍仍然付出與攻城曹軍相若的傷亡代價。由此可見,曹操麾下將士之精銳善戰,而陶謙一敗再敗也絕不是沒有原因,徐州軍戰力低下就是他敗於曹操的關鍵因素。

究其原因,自從陶謙提領徐州刺史開始,至今已有六年之久,昔日諸侯聯盟討伐董卓,陶謙也只是提供糧草支援,並沒有出動大軍前去會盟參戰。此後他任用臧霸領兵剿滅琅琊郡黃巾餘孽,遂將徐州黃巾賊趕往青州境內,自此徐州境內再無戰事,太平安逸。

天下局勢最為紛亂複雜多變的六年之中,陶謙麾下徐州軍幾乎沒有參與任何大戰,再加之六年以前天下尚未大亂,僅僅是甲子年曇花一現的黃巾暴亂,除此之外,徐州六郡幾乎從未發生過大戰。除了黃巾暴亂之外,再往前數落一番便再無戰事,因為徐州是中原腹地重鎮,邊境戰事根本不會漫延到徐州境內。

如此以來,徐州軍戰力如何儼然然是不言而喻的。

久疏戰事,這個句話用在徐州兵馬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連續百年沒有發生過大戰,難道還算不上久疏戰事嗎?

或許曹操之所以如此堅決的想要攻下徐州,正是看準了徐州兵馬久疏戰陣的弱點。亂世當中,曹操此舉絕不是恃強凌弱,而是英明睿智,目光敏銳,下手極準。

第475章 烽火徐州起陰風

亂世爭雄,弱肉強食,根本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不會有人同情弱者,也不會有諸侯梟雄心存婦人之仁。

陶謙麾下兵馬戰力不強,久疏戰事,這是不爭的事實。

若是他自覺不敵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完全可以效仿冀州韓馥,拱手將徐州獻於曹操。

或許,曹操藉著為父報仇之名舉兵進攻徐州的初衷便是如此。他希望徐州陶謙和冀州韓馥一樣,自知不敵,懦弱怯戰,再有青州兵大軍壓境,或許陶謙就會乖乖就範,將徐州六郡拱手送予他曹操。

袁紹佔據冀州不就是看準韓馥膽小懦弱,稍稍用計,韓馥就挺不住了,既而將偌大的冀州拱手相讓。作為袁紹的盟友兼好友,眼看袁紹如此輕易地佔領冀州,若說曹操一點想法沒有,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可惜曹操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也沒有遇到像韓馥這樣的肥羊,於是他只能憑藉自身實力一步步打拼,歷經數年廝殺才在兗州站穩腳跟,佔據大半個兗州。

然而,想什麼來什麼,機會總是在悄無聲息中到來。

曹父從琅琊郡趕往兗州途中被陶謙麾下小校張輳�焙Γ�畢�⒋�劫鷸葜�螅�懿儔�粗�啵�⒓錘芯踝約浩諗我丫玫幕�嶗戳耍�煌酚址視擲系拇蠓恃蛩蛻廈帕恕6�饌防涎蚓褪悄曖夤畔〉奶漲����運鄧�剩�⒉皇撬鄧�救耍��撬�種械男熘萘�ぁ�

正是打著這種如意算盤,曹操看到陶謙萬分赤誠的道歉書信時不屑一顧,面對陶謙送來大筆錢糧卻嗤之以鼻。恰恰是陶謙這般怯弱的舉動,以及無比期盼曹操寬恕之心,促使曹操愈發覺得陶謙就是第二個韓馥,而他曹孟德也將繼袁紹之後兵不血刃地佔據徐州六郡。

打定主意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