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部分(1 / 4)

小說:霸蜀 作者:敏兒不覺

李嚴覺得頭皮一陣陣的發麻,連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

劉禪也有些意外,不過他不緊張,反倒好奇,連聲催促魏霸趕緊說。

魏霸開始朗讀這份由楊戲死了好多腦細胞才寫成的奏疏,**大將軍李嚴。楊戲寫得很典雅,引經據典,詞義古奧,有些典故他也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不得不說,如果魏霸不是事先拿到稿子,他連讀都未必能讀得下來,只有經過楊戲詳細解釋之後,他才能搞清楚那些字眼的意思,和暗含的用意。

這是一篇好文章,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傳遍整個成都。

不過,此時此刻的朝堂上,卻沒有人注意文章的好壞,大家都在揣摩魏霸這麼做的用意。

聽了一會兒,大家漸漸的明白過來了。沒錯,這是**李嚴不假,但是目標卻不是李嚴,而是諸葛亮,是拿幷州之戰說事兒,只不過拿大將軍李嚴來做靶子。

魏霸說,李嚴任大將軍以來,軍功賞罰既不及時,又不公平,有孚眾望,宜降詔譴責,並予以懲誡。

魏霸從諸葛亮的關中之戰說起。諸葛亮欲出兵隴右,結果讓曹植率兵突入關中,造成重大損失,戰事曠曰持久。其後,諸葛亮雖然擊斃曹植,又攻取了隴右,但是用兵時間大大超出計劃,付出的代價也成倍的增加。戰時,大將軍府沒有及時進行干預,任由關中軍團包圍冀縣,在沒有加以解決的情況下,出兵南陽。戰後,又沒有對相關的責任人進行獎懲。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姜維,他在六盤山喪失兩萬精銳,孤身而逃,造成重大損失,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其次,關中軍團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未經大將軍府允許,擅自出兵攻擊洛陽。從出兵到最後撤離幷州,前後接近八個月,大將軍對關中軍團的戰事不聞不問,既沒有阻止,也沒有進行配合,沒有起到大將軍府應有的責任。敗走幷州之後,又拖了大半年,才進行議功,而且議功的結果也讓人非常不解:再次戰敗的姜維不僅沒有受到徵罰,反而升任鎮北將軍。

與此相反,荊州之戰大獲成功,孫權稱臣,質子入朝,相關人員卻遲遲沒有得到封賞。主使杜瓊、副使李豐、費禕三人,除李豐授南郡太守外,其餘兩人都沒有得到應有嘉獎,至於出征的將士,更是遲遲沒有得到賞賜。與幷州之戰相比,大將軍府舉措失當,令人失望。

魏霸吧啦吧啦的讀了半天,其實意思只有一個,對關中軍團的相關人員賞罰不妥,應該予以重議,以正視聽。大將軍李嚴當然是第一責任人,可是當時參與議功的人都有責任,李嚴不過是一個代表而已。

李嚴聽了一半就明白了,心花怒放。當初他這麼做也是不得已,因為他不願意接受諸葛亮的方案——諸葛亮要扛下所有的責任,自免丞相,那當然是好事,可是讓廖立繼續丞相,這卻是李嚴不願意看到的。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挑起魏霸、孟達等人的不滿,要他們跳出來反對。

現在,魏霸果然跳出來了,雖然玩得比較驚險,連他都被嚇了一跳,可這個場面正是他期望的。如果不是魏霸的奏疏太長,他恨不得當時就跳出來請罪。

魏霸話音一落,李嚴就出列,拜倒在地。

“陛下,臣有罪,鎮南將軍所奏臣之罪狀,皆是實情。請陛下予以嚴懲,並著能臣重議幷州及荊州戰事,賞優罰劣,以儆效尤。”

劉禪手足無措,求助的目光看向了諸葛亮。他再笨,也能聽出其中的意思。這哪是**李嚴,這分明是另有所指啊,矛頭直指諸葛亮啊。

諸葛亮早就明白過來了,只是他現在體力有些不支,腰都坐不直了。朝堂之上,要注意威儀,**可以落在腳上,腰卻必須的挺直。換在以前,他也許不在乎,可是現在他的身體太弱了,這些天他一直躺著,今天是硬撐著來參加朝會的,能走到這裡已經不易,沒想到魏霸這一份奏疏就讀了小半個時辰,他的腿和腰都已經失去了知覺,如果不是靠意志力撐著,他早躺下了。

比起身體上的負擔,他更為魏霸的指責著惱。幷州之戰的最大責任人當然是姜維,可是他已經把責任扛下了,寧願自免丞相,就算姜維的責任再大,這件事也能擋得過去。更何況他為了能保住姜維,還忽略了魏延的責任,甚至讓魏延做右車騎將軍,自己做左車騎將軍,這樣的妥協還不夠?魏霸還要窮追不捨?

政治上哪有這麼較真的,政治就是妥協,不肯妥協,什麼都按制度來,那隻能是故事,不可能是事實。這樣的事,魏霸以前也做過,如果真的論戰功,魏風能做蕩寇將軍?

可是這樣的話,他無法出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