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霸要求按相關律條重議幷州軍功,這完全合乎規矩。這時候扯出魏風的事,就和耍無賴一樣,落了下乘。
“鎮南將軍所說,不能說沒有道理,臣也請陛下重新評議幷州、荊州戰功。”諸葛亮決定不與魏霸糾纏,他現在沒這體力和魏霸在這裡說這些。魏霸明顯不懷好意,他的袖子裡還藏著一本奏疏呢,他是要把自己耗死啊。
諸葛亮明智的同意重議,劉禪當然沒話說,立刻指令李嚴、諸葛亮組織相關人員,重議戰功。
諸葛亮舉手投降,意料中的爭論沒有發生,有的人鬆了一口氣,有的人卻很失望——沒看到意料中的熱鬧,總覺得有些不甘心。不過魏霸袖子裡還有一本奏疏,希望還沒有最後斷絕。
在眾目睽睽之下,魏霸從袖子裡掏出了那一本奏疏,開始朗讀。有了剛才讀過一本的經驗,他越發的沉穩,讀得抑揚頓挫,感情充沛,時而憤慨,時而激動,大有把朝堂當成朗誦表演的意思,陶醉在文學的美妙之中。
可是其他人卻沒有這樣的美感,特別是諸葛亮。
諸葛亮的臉色鐵青,額頭的青筋一陣陣的抽動,帶動他的眼角都跟著跳動。他忘記了自己的疲勞,腰背挺直,彷彿受到了威脅的雄獅,雖然老邁,卻依然弓起背,抖起鬢毛,準備向敵人發出憤怒的咆哮。
因為魏霸觸到了他的痛處。
魏霸的奏疏很長,從丞相的制度由來說起,說到秦代相邦呂不韋,說到大漢第一任丞相蕭何,武帝朝限制丞相的權利,哀帝朝改丞相為大司徒,長長的一段之後,終於說到了建安十三年,曹**重設丞相,建立丞相府,並終究以丞相府架空了朝廷,為曹丕代漢奠定了基礎。
聽到這裡的時候,大多數人已經如夢初醒。魏霸說那麼多都是引子,要害在後面,曹**重設丞相府是圖謀不軌,丞相府掌兵不是漢代舊制,而是曹**有意篡位的舉措。既然如此,那麼丞相府的重新設立從一開始就不合法,而丞相掌兵更是大逆不道,亂國之本,禍亂之由。
既然如此,那丞相府還應不應該存在,是不是應該取消,恢復為司徒?丞相掌兵不合舊制,又有危國本,是不是該立即改正,將兵權還給大將軍府,並終結丞相府與大將軍爭奪兵權的內訌?
聽到這裡,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只有李嚴欣喜若狂。
魏霸這一刀砍下去,竟然是要將整個丞相府連根拔起,不留後患。
李嚴一直想把兵權從諸葛亮手中奪過來,可是他也不敢像魏霸這麼絕,居然要連丞相府都給取締了。如果真能照他的這個計劃實施,那諸葛亮還有什麼反抗的餘地?沒了兵權,他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真正掌握大權的只有大將軍李嚴。
這才是從光武帝進開始,大漢最常見的制度,重新出現的丞相府從一開始就不合法,就是一個隱藏著謀逆之心的機構。
李嚴禁不住想放聲大笑。諸葛亮擔心魏霸有不臣之心,魏霸反過來將了諸葛亮一軍:以丞相掌兵才是造反,你這是想步曹**的後塵,想走代漢的篡位之路。
這可比那些沒有證據的懷疑來得更直接,因為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
這一招太狠了,狠得任何人在此之前都不敢想象。
諸葛亮心跳如鼓,趙雲的那句話帶來的些許安慰早就飛到了九霄雲外。他看著還在侃侃而談的魏霸,眼前一陣陣發黑。他知道魏霸會反擊,但是他不知道魏霸會出這麼決絕的招。
與這一招相比,什麼圖紙**,什麼四萬金的白條,什麼遼東計劃都是浮雲,不值一提。
既然丞相府沒有存在的法理,那丞相府所做的一切都沒有依據,都有可能成為謀逆的證據。
不解決這個問題,其他的都沒法談。
諸葛亮張了張嘴,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他死死的盯著魏霸的臉,身子慢慢的歪倒。
魏延大驚,眼疾手快,托住了諸葛亮。
“丞相——”
。
。
。(未完待續。)
第860章 此地無聲勝有聲
諸葛亮暈倒,原本肅穆莊重的朝會頓時亂成一團,再也沒有人聽魏霸說些什麼,丞相府的人一擁而至,將諸葛亮圍在中央,大呼小叫。
劉禪也從御座上蹦了起來,分開眾人,跑到諸葛亮面前,連聲叫道:“相父,相父”喊了兩聲,又突然醒悟過來,大吼道:“太醫,太醫死哪兒去了?”
正往人群裡擠的董允一聽,轉身就跑,剛跑出兩步,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