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兩句話,使我想起了插隊落戶時的一件事:當地有一農民外出勞作時,風雨

交加,雷電狂作,不慎被雷電擊死。

按照鄉俗,死在外面的人,是不能把他的屍體抬進寨子的。人們把他的屍體放在寨子外面的茶樹底下。第二天,死者復生。據當地人講,是由於雨水經過茶樹葉子滴在死者身上,而使死者復活的。死者是不是被茶葉水澆活的,我至今不敢肯定,但從那時開始,我愛上了喝茶,一喝竟喝了二十多年!當然,愛喝茶,卻是不懂茶道的,看陸羽的《茶經》,感興趣的不是裡面講到的各款茶具和繁雜的煮茶、飲茶過程,而是裡面記載的一段話:“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陝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我們現今看到的茶樹,一律矮矮的,高不及人。而古代,茶樹高至“數十尺”,這是不是一種傳說呢?當然,傳說也有,但實際上兩人合抱之茶樹也不少見。在我國雲南,古老的茶樹最多,有四十多個縣野生大茶樹,素有“雲南山茶甲天下”之說。故人們把雲南看做是“自然茶寮”。《封氏聞見記》載:“茶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茶由南向北而來,其味也似乎由濃到淡。雲南、貴州、江西乃至福建一帶,茶味偏重偏濃,而到了江浙一帶,茶味就淡,這可能跟地域環境有關。

茶從原先的講究實用,到了後來的講究風雅,是一個過程,實際上這個過程是人類文明的演變過程。直到茶成了一種文化之後,其實用價值處於次要地位,很為某一層次的人做了風雅之事,特別是讀書人家或愛茶的文人,總要在壁間掛一些與茶相關的書畫。像白居易的“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盅,寄與愛茶人。”中國古代文人中,大多是愛酒的,人生不得意,借酒澆憂愁。曹操就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也有憑藉酒力來創作的,像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而讓茶酒在詩壇中並駕齊驅的是白居易。白居易是“茶鐺酒杓不相離”的,“看風小槪��志疲��成盥�煌氬琛保弧熬僂分芯坪螅��炙韃枋薄保弧捌鴣⒁煌胲��卸烈恍惺欏保弧耙共枰渙借跡�鏌魅���保弧盎蛞�枰徽擔�蛞魘�徽隆鋇鵲取R圓柚�乃跡�貌櫪蔥涯裕�故欠淺J屎銜業模�也緩鎂疲�膊荒芎染疲�薹ㄏ窶畎啄茄�岸肪剖�倨�保�荒苄О拙右字�ǎ�耙�枰恢眩�魘�徽隆薄!�

我喝茶的歷史是不短了,但仍未養成喝功夫茶的耐心和毅力以及那份細緻,更不懂茶道,不過,我愛聽僧家那句鬥機鋒時常用的話:無事麼?喝茶去!我從這句話中當然是悟不出什麼高深的禪理的,但我會非常開心地去泡一杯茶,坐下來,寫作。我這一生,喝茶的歷史和寫作的歷史是一樣長的。寫作和喝茶几乎同時進行。

古人說:買得青山只種茶。信然!識得此中滋味,覓來無上清涼。不種茶樹又種什麼!

(2001年9月)

共和國50年

50是個吉利的數字。

50週年當然是個喜慶之年。

當國慶50週年的日子走近我們的時候,我的眼前歷歷在目地浮現出已經逝去的那些個大慶之年的情形。

國慶10週年的時候,我10歲,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可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的熱烈氣氛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裡。我擠在歡樂的人群裡看大遊行,我坐在第一排看文藝節目,記得正是那一天,我坐得那麼近地第一次看到了獨具風采的新疆舞蹈。到了夜晚,我懷著急切期盼的心情等待盛開在夜空中的禮花。那年頭,我已不知不覺地愛上了文學,雖說在唸小學,但我已經不知天高地厚地讀了很多我們這一代人幾乎都讀過的《林海雪原》、《敵後武工隊》、《烈火金剛》、《青春之歌》、《戰鬥的青春》、《野火春風斗古城》等等長篇小說。像許多男孩子一樣,熱衷於議論著這些小說中“戰鬥”的場面和革命的經歷。

國慶20週年的時候,我已是貴州山鄉里的一個知青。過節那幾天,正是秋日裡難得的晴天。寨子上宣佈,為搶節氣,收穫成熟了的莊稼,一律堅持出工,以“抓革命、促生產”的具體行動,慶祝國慶20週年。那一天,從清晨到傍晚,我和山鄉里的農民們一起,整整割了一天的水稻,把一擔一擔尚未乾透的穀子,從田壩上挑回曬穀坪上。大約是隊長聽了我們幾個知青一整天的嘮叨,在太陽落坡之前,總算讓我們幾個男女知青提前收工了。也許是從一天繁重的勞動中解脫了出來,也許是想到回去後總算可以殺雞、煮肉打一頓“牙祭”過節了,走回寨子的路上,我感到這一天的晚霞格外的美麗。棲居山鄉,天天沉浸於農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