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便將此婚決意謝絕。她是個剛烈女子,恐家人再有此類事騷擾,便產生削髮出家之念。偏巧,千山木魚庵禪師釋玄子,乃黃州人,俗名周蘭君,與周月琴為戶族,以輩份相論,月琴稱其為祖姑。周府也是個名士之家。周蘭君的胞兄周景元,字石閭,漢軍鑲紅旗人。其先祖由琅邪(今山東膠南縣琅邪臺西北一帶)遷鄂東。工詩。其詩擬孟郊、賈島,著有《石閭集》傳世。他與戴亨、長海並稱為鄂東三老。楊鍾義《石閭集》序雲:“石閭矯健,有器識,善書畫,九工古隸。”長海,字淮川,滿洲鑲白旗人,姓納蘭氏,乃納蘭性德之後裔,其父為鎮安將軍納蘭瑪奇。按清廷當時世襲制度,讓他蔭父,承繼將軍職,他不就。他認為,人當自己靠本事去創造前程,不應賴先輩功業而坐享其成。後來,清廷又補他為戶部庫使,又未授。其母賢,也只好聽之。遂以布衣終其身,他苦心學業,博古多識,嗜金石書畫。中年,愛直隸易水雷溪之勝,築大盔庵,以為居,並以“雷溪”為號。晚年,入京居委巷。著有《雷溪草堂詩》,西林鄂爾、吳興劉承幹為序。乾隆九年(1744年)卒。周景元、納蘭長海、戴亨,並稱為“鄂東三老”,頗有名義。然而,作為這樣名門出身的秀女周蘭君,竟能削髮出家,剃度為尼,拋開塵世,隱居山林,著實有些讓人不解。其實,這也無可非議,人寄天地,各有其志,這是古來自有的說法。有時愈是名人愈如此,愈如此亦愈是名人了,這也算作是一種互為補益的因果關係吧。周月琴,作為周蘭君的侄孫女,受其影響,為逃避其家逼婚,亦為著等待帥承瀛,便也毅然地出家了。
此刻,她與帥承瀛並肩坐在“吐符應生”石下,彼此傾吐分離後的事情和境遇,自是多了一番感慨和無限惆悵。好在他倆總算又相遇了,於是在慨嘆與悲涼之餘,又生起無盡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