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生產作為抓生產的重心,在恢復生產的基礎上發展生產;以農業恢復作為恢復生產乃至一切部門恢復的基礎。
周恩來是根據以上思路指導經濟恢復工作的。無論是恢復工業、鞏固財政、搞活流通、發展外貿,他都強調了農業的恢復與發展的基礎作用。第一,農業的恢復與發展是工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的基礎。1949年12月,周恩來在分析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的關係時指出:“我們必須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工業,在工業的領導下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沒有農業基礎,工業不能前進;沒有工業領導,農業就無法發展。”“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取消或忽視鄉村這個廣大的農業基礎。”“如果沒有廣大農業的發展,工業發展是不可能的。目前的任務首先要恢復農業生產,然後再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城市離不開鄉村而且要依靠鄉村,工業離不開農業而且要以農業為基礎。”③同上書,第8—10頁。農業對工業的基礎作用,當時周恩來指出了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提高“農民的購買力,增加他們對工業品的需要和對工業原料的供應,也就可以在恢復和發展農業的基礎上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其二,輕工業的原料,絕大部分都要依靠農業,“今年全國棉花產量為八百多萬擔,明年計劃增加到一千三百萬擔。如果沒有這一千三百萬擔棉花,一百萬紗錠就得停轉”。其三,如果沒有農業提供糧食,工業人口和城市人民就不能生活下去。“京、津、滬三地一千萬人口的吃穿都要靠鄉村來供應”。③其四,發展重工業也要依靠農業來積累資金。
第二,農業的恢復與發展是鞏固國家財政的基礎。經濟恢復時期,我國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來自農村的負擔;二是來自城市的負擔;三是國家企業的收入;四是預支即借債。1949年12月,周恩來說:“現在農村負擔佔國家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一點四,城市負擔佔百分之三十八點九,而實際上許多稅收如鹽稅、貨物稅、屠宰稅等,很多還是要轉嫁到農民身上的。”《周恩來選集》下卷,第6頁。1950年4月,他又說:“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比重約佔百分之九十左右,現代工業僅佔百分之十左右,在國家稅收中農業稅也佔一半以上,這些在量上是很大的。”《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160—161頁。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毛澤東、周恩來把土地改革、興修水利、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作為當時財政經濟狀況根本好轉的首要條件。
第三,農業的恢復與發展是搞活流通的基礎。1951年3月9日,政務院第75次政務會議,討論中國人民銀行1950年工作簡要總結與1951年工作計劃及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1950年工作報告與1951年方針任務時,周恩來說,農業生產提高了,農民就要求出售農產品和換回工業品。這種物中易其流的任務就落在金融貿易方面來。貿易部門不僅要收購農產品及其副產品,還要以加工訂貨、代銷等方式幫助工業生產,以適應農民的需要。城鄉交流起來後,呆貨即少了,城鄉皆動起來。1952年10月25日,周恩來進一步指出:“土地改革完成後,農民的購買力會有大幅度的提高。農業增產後,農產品如糧食、油料、工業原料、土產、畜產等,不僅可以供應國內市場的需要,還可以大量出口。”“農民購買力的提高和對工業品需求的增加,勢必會刺激市場的活躍。”同上書,第237頁。
第四,農業的恢復與發展是發展中外經濟交流的基礎。1949年12月,周恩來說:“我們明年增產一百億斤糧食,四百多萬擔棉花。糧食增產了,可以增加出口,換取外匯;棉花增產了,可以減少進口,少花外匯。”《周恩來選集》下卷,第11頁。1952年4月30日,周恩來在闡述新中國的外交方針時指出:“我們開國以來就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同外國做買賣”,“我國出口的主要是農產品,換回來的是工業裝備。”“我們入口的東西是我們所需要的,出口的東西如雞蛋、豬肉,是人家所需要的,這種互通有無是互利的。”同上書,第87—88頁。
經濟恢復時期,周恩來對農業是基礎的認識,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深刻性。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只有恢復與發展農業,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其他一切工作才有條件進行,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才能站立得住。“沒有飯吃,其他一切就都沒有辦法”,揭示了“農業的恢復是一切部門恢復的基礎”的最深層的關係。第二,全面性。周恩來不僅分析了農業對工業的基礎作用的幾個主要方面,而且分析了恢復與發展農業對鞏固財政、搞活流通、發展外貿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