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4)

專委會在西花廳舉行,周恩來聽完彙報後講了四點:實事求是,循序而進,堅持不懈,戒驕戒躁。此後,這四點成為中央專委工作指導方針之一。

1963年1月,周恩來在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命題之後,還進一步指出:“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實事求是,循序前進,相互促進,迎頭趕上。”他分析道:實事求是,循序前進,“是指要有科學的態度”;相互促進,迎頭趕上,是指“要有雄心壯志,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他說:“只有把實事求是、循序前進和相互促進、迎頭趕上統一起來,才能使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要求,比較快地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12—413頁。周恩來指出的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既是指導原則,也是思想方法,不僅在“兩彈一星”的研製中產生了重大的歷史影響,而且在今天的現代化建設中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搞好宣傳、加強領導

發展科技,突破尖端,需要全社會的理解與支援。為此,周恩來重視從社會輿論上擴大宣傳,營造有利於科技發展的社會氛圍;從組織力量上加強領導,以保證決策和管理的權威與效率。

為加速發展原子能事業,周恩來說,我們黨的機構有兩個部,即宣傳部和組織部,我們歷來是宣傳先行,然後組織落實。發展原子能的重要意義只有少數人知道還不夠,要讓大家都知道,特別要讓黨中央、國務院、軍委的負責同志知道。要造成一個全黨全民關心原子能事業的氣氛,使更多的人懂得發展原子能事業的重要性。《不盡的思念》第300—301頁。1955年1月31日,周恩來在國務院全體會議第四次會議上提出要組織原子能和平利用講座。“請錢三強、周培源、錢偉長、趙仲堯講講,講時把它錄下音來,在全國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另外,編些通俗的小冊子,寫些文章登在報上進行宣傳教育。周恩來問在座的高等教育部部長楊秀峰:“楊秀峰部長,你懂不懂原子能?”楊秀峰答:“不懂。”周恩來說:“不懂也得去聽聽課,不懂原子能就不會很熱愛。”《黨的文獻》1994年第3期。

為具體負責原子彈、導彈研製工作,在周恩來提議下分別成立了原子能事業部(二機部)和第七機械工業部。1962年11月,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原子能工業的領導,更有力地促進原子能工業的發展,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取得更大的成果,成立了以周恩來為主任的中共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1965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中央專委除管原子能工業、核武器以外,還要管導彈。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改稱中央專委會,組成人員進行了調整和擴大。中央專委是有高度權威的行政權力機構,它透過宏觀調控,合理地分配國家資源,有效地組織全國的力量,確保了“兩彈一星”發展目標的如期實現。

“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如果沒有中央專委的統一領導和集中使用力量,中國的“兩彈一星”就不可能在時間短、困難大的條件下取得成功。

*把農業擺在第一位

農業是基礎,這是周恩來的一個基本的經濟思想。在經濟恢復、“一五”計劃、經濟調整和“文化大革命”等不同歷史時期,周恩來不僅始終堅持了這一基本的經濟思想,而且善於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定條件,不斷深化和拓寬對農業是基礎的認識。

“沒有飯吃,其他一切就都沒有辦法”(1)

1949年7月,在人民解放戰爭已經取得基本勝利,但還沒有完全勝利,還沒有結束戰爭的形勢下,周恩來提出了“恢復生產,建設新中國”的口號。同時,他又明確指出:“我們要恢復生產,首先就得恢復農業生產。”《周恩來選集》上卷,第361頁。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後的幾個月中,周恩來反覆指出,今天的工作中心是恢復生產,凡是對恢復生產有利的都要儘量發展。要想恢復生產就必須依靠農村生產,它是可靠的基礎。他說:“現在不抓生產靠什麼來支援戰爭和鞏固勝利?生產是我們新中國的基本任務。當前生產任務的重心是恢復而不是發展,當然也不排斥可能而且必要的發展。”“農業的恢復是一切部門恢復的基礎,沒有飯吃,其他一切就都沒有辦法”。《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 5頁。

三年經濟恢復時期,百廢待舉、百業待興。周恩來的基本思路是:以抓生產作為全國的基本任務;以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