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馬出身的武將。因為賈繼英(晉源銀行總裁)是龍謙的人。有龍謙的軍隊做後盾,賈繼英當然無所顧忌了。
楊士琦還指出,山東的一切變化都源出龍謙,華源、中興都被龍謙所控制。不信,等你問問張毓蕖和周學熙就知道了。
這還是讓楊士驤感到困惑不解。之前他感到袁慰亭一直將那個年輕武將視為平生大敵有些小題大做了,他在江西布政使任上,仍與袁世凱保持著密切的通訊,袁慰庭不止一次在信中嘆息當初沒有用獅子搏兔之力剪滅龍謙的響馬武裝,以至於遺禍至今,六鎮組建,龍謙羽翼已成,撼動就難了。
楊士驤有些不信。就算龍謙因救駕之功獲得太后青眼,遂青雲直上,短短數年,一躍成為堪比段祺瑞、馮國璋、王英楷、吳長純等宿將比肩的一鎮統制官,但也不會讓袁慰庭如此沮喪,如此畏懼吧?楊士驤閱人多矣,自李合肥後,能夠媲美袁慰亭的人還沒見過呢,為什麼這個姓龍的響馬頭子如此被袁慰亭忌憚?綜合山東的這些變化,假如真是龍謙一手推動,那就難怪袁慰亭的顧忌了。
現在,希望變成了現實。按照慣例,他是要到大內陛辭帝后的,當然,更主要的是聆聽太后的聖訓。可憐的光緒帝往往一言不發,不知算不算是對他姨母太后的無聲抗議。為了這個陛辭,他整整等了半個月,據說是太后鳳體有恙。那天的陛辭很簡單,太后似乎沒有記住他的履歷,問起了他的仕途,他只好如實敘述一遍。太后說,袁世凱大力舉薦你到山東,你準備怎麼辦那?
他按照禮儀叩頭,表示一定鞠躬盡瘁,將山東治理好,不負太后和皇上的厚望。太后說,這些都是套話,不說也罷。你的官聲是好的,如今山東新政辦的好,上解的銀子翻了一番,你去了要和龍謙合作好,把山東治成模範省,為朝廷解憂。
這句話的關鍵是和龍謙合作好,這麼簡單的話不會聽不懂。楊士驤當然表示一定要照太后的聖訓辦,請太后放心。陛辭後,楊士驤的心情沉重起來。他當然曉得袁世凱舉薦他主政山東的用意,但太后如此器重和袒護龍謙,如何行事?
連續吃請了近二十天,總算應酬了必須的宴請。楊士驤於四月初出京,經保定、河間、德州,直趨濟南。(未完待續。。。)
第十三節楊士驤三
進入山東,輕車簡從的楊士驤嚴令不得洩露身份,他想以一個行腳客商的眼光看看山東。第一站便到了去年濟陽縣,因為去年夏天黃河在這裡決了口。
打聽到決口的地段,楊士驤只帶了兩個隨從,去看封堵後的大堤。臨近龍王廟,到處看到身穿黃色軍服的兵丁,一打聽,才曉得這是山東巡防營駐武定府的部隊組織民工在搶修大堤,閒雜人等一律不準上堤。
看到此情形,楊士驤大為愉悅。他最擔心河防,因為這幾年黃河在山東境內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害河了。而現在看起來,地方及軍隊已經提前部署了。
攔住一個騎著毛驢匆匆而來衣著還算光鮮的中年,看上去是衙門中人,便上前打探究竟,那個人有些不耐煩,“隊伍要的沙石快斷頓了,俺可沒工夫跟你們囉嗦。”說罷使勁抽打胯下的毛驢,朝河堤方向急奔而去。
這一帶似乎沒有百姓,只有渾身泥水的兵丁和民夫,看不出誰在指揮。楊士驤不願亮明身份,所以也就沒人理他。走了一段,看見一個葦蓆圍就的料場,大門正對著來路,楊士驤一眼看見一堆鋼筋,難道河防用上了鋼筋加固?這可是新鮮事,他疾步上前想看個究竟,但被一個不知從何處衝出來計程車兵喝住,“站住!你們是什麼人?趕緊離開!”
士兵手裡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槍刺在陽光下明晃晃耀眼。
“這位軍爺,俺們向找你們長官打聽點事情。”幕僚羅筱才急忙解釋。
“這兒是料場。沒有長官!要找俺們營長,去河堤吧。”士兵衝他們他們擺擺手,示意他們趕緊離開。
“沒大沒小的東西!”羅筱才低聲罵了一句。
“走吧。”楊士驤腦子裡全是鋼筋,河堤真的用上了鋼筋?那可太好了。
不願亮出身份就無法靠近大堤。楊士驤無奈順著來路往回折,遇到一隊拉著石料的車隊,羅筱才攔住一個趕著牲口的老漢,“這位老丈。借光問句話。”
老漢將鞭子交給一個少年,看清是幾個客商,“問路還是打聽人?這兒去年被淹了,鄉親們沒回來呢。”
楊士驤上前道,“打擾老丈了。請問你們拉的這些東西是修河堤的嗎?”
“這還用問?張營長說了,這次修好河堤,再不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