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覆沒之事上是沒有迴旋餘地的。
於是。派出了第11師團增援山東但繼續動員卻做不到了。
參謀本部做了兵棋推演,認為增援上去的11師團並不能挽救派遣軍的危局,甚至連被合圍於高密的第3師團也救不出來,更別說是第18和第6師團了。冷靜下來的參謀本部擔心中國會在南滿動手,計算兵力對比,南滿只有第5和第12兩個師團,但華軍兵力卻高達四個師!日俄戰爭唯一的收穫就是獲得了一個港口和一條鐵路,如果丟掉旅順和南滿鐵路,就真的將日本打回原形了!
從目中無人到畏敵如虎,日本陸軍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來了個大轉彎。
似乎是要證明參謀本部的判斷。在日本援軍登陸的那天。華軍對最弱的一股日軍動手了,不到兩天時間,18師團部及23旅團全軍玉碎,神尾光臣中將自盡殉國。華軍一下子解放出來大批的兵力。逼得救援師團主力的24旅團轉身而逃。丟盔棄甲一路敗退龍口。在第一艦隊的艦炮火力支援下勉強站住了腳。第6師團算是被拋棄了。
而被寄予無限希望的第11師團登陸之日就遭受了當頭一棒,大批華軍飛機猛烈轟炸了灘頭登陸點,導致了缺乏防空經驗的第11師團先頭部隊43聯隊傷亡慘重。至少有三百傷兵直接被送回了軍艦,第11師團尚未接敵就讓人家將士氣打到了冰點。而同日,華軍對高密包圍圈展開了猛烈的進攻,第3師團的求援電報雪片般飛到派遣軍司令部,寺內正毅一籌莫展。東面是嚴密佈防的華軍第1師和第6師,在第11師團到達之前,遭到嚴重損失戰力下降至少一半的第9師團完全是取守勢的,哪裡能救得了第3師團!
後續部隊受資金和裝備的困擾難以為繼,前方又打成這個樣子,剩下的只能是求和了!儘管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的一幫中級軍官還在大叫大嚷擴大動員加速軍工生產,甚至威脅誰敢投降或者求和就要誅國賊清君側,但陸軍的高階將領都認為山東攻略算是徹底失敗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將第6和第3師團救出來了,無論用什麼辦法,決不能再出現18師團的悲劇了。
當初出兵中國並非無人反對,西園寺公望就是明確反對乘火打劫的重量級元老。現在仗打輸了,自然給了反對派極好的武器。西園寺公望當即覲見天皇,強烈要求撤換大隈重信,重組內閣並斷然從中國撤軍。
其實大隈重信是西園寺線上的人,西園寺提出撤換大隈是為了給另一個主戰的大山頭山縣有朋好看。
西園寺身後站著勢力逐漸強大的政黨集團,他們是以山縣有朋為首腦的藩閥政治的最大對手。西園寺公望並非親華人士,他之所以反對與中國開戰,完全是為了日本。只能說西園寺這一派對新中華及對日本政治經濟形勢有著比山縣一派更清醒實際的認識。
近代日本政界的所謂元老是一個頗為獨特的政治概念。它是特製接受明治及大正天皇詔敕,享有“元勳優遇”待遇並負有“匡輔大政”之責的九位政界耆宿,即黑田清隆、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松方正義、井上馨、西鄉從道、大山岩、桂太郎和西園寺公望。
根據1889年頒佈的明治憲法,元老和樞密院、內大臣、軍部、內閣同屬天皇的輔弼機關,但這部憲法對元老的許可權和職責卻沒有任何規定。這樣,元老就成為一種沒有法律依據的、超憲法的存在。
儘管元老的法律地位虛弱,但在左右天皇意志方面的作用卻遠遠大於樞密院、軍部甚至內大臣。特別是明治中期之後,元老一直是日本政壇最重要的政治勢力。從1885年到1901年,10屆內閣中有9屆由元老親自出馬組閣。這期間元老政治的核心是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因此也被稱為“伊山”時代。1901年後,元老的職能雖然被樞密院和軍部划走一塊,但由於他們握有推薦首相的特權,仍然是左右天皇政治決策的中樞,並在幕後操縱政局。第二代元老桂太郎和西園寺公望分別受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的支援,前者是藩閥勢力的代表,後者是政黨勢力的代表。輪流登臺組閣,因此被稱為“桂圓時代”。
大正天皇腦子有些問題,完全不能像其父一樣真正掌控朝局。依仗的基本是元老們,山東之敗給了大正這個腦殘天皇以巨大的打擊,他當即問西園寺公望,“如何才能從支那撤軍?”
當然是談判解決了。經過御前會議激烈的辯論,主和派佔了上風,天皇罷免了大隈重信,委任西園寺公望組閣以收拾殘局。山縣一派因山東大敗失暫時去了發言權,無法阻止政黨派的西園寺出面組閣了。
西園寺上臺的第一件事便命令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