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凱及其他北洋軍閥的手裡。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仍然處於極端貧窮落後的狀態。辛亥革命沒有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辛亥革命後,出現過名目繁多的大大小小的政黨,它們中許多是政客官僚的集團,旋生旋滅。一些標榜無政府主義或某種社會主義的小資產階級黨派或社團,因為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也沒有什麼生命力。除同盟會擴大改組成的國民黨外,在民國初年的政治舞臺上,較有影響的是以曾參加戊戌維新的梁啟超為精神領袖的進步黨。梁啟超和其他一些進步黨人傾向於要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但他們既不反對帝國主義,也不反對封建勢力,反而依靠封建軍閥勢力。進步黨屢經改變自己的名稱,終於成為一個只是在官場中朝秦暮楚、追逐名利的小集團。
國民黨在民國初年成立後,混入許多官僚、投機分子,失去了同盟會原有的革命性質。在袁世凱的高壓下,國民黨內部分裂,孫中山以其中一部分人建立中華革命黨。他們的力
64
44胡繩文集
量很小,沒有能在反袁世凱鬥爭中起主導作用。
袁世凱死後,孫中山取消中華革命黨,1919年10月重建中國國民黨。
這個黨雖然號稱有許多黨員,但成分龐雜,組織渙散,黨員各行其是,直到1924年前這個黨實際上處於癱瘓狀態,提不出足以動員廣大人民的政治主張。只是由於它有辛亥革命的歷史業績,其核心孫中山和他的少數同志堅持反對北洋軍閥,謀求中國的進步,並且經幾度挫折失敗後,在廣東勉強建立了一個與北方軍閥政府對峙的政權。所以國民黨這時仍不失為中國政治生活中有進步性的一個重要力量。
1923年,孫中山下決心接受蘇聯的援助,同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合作,實行國民黨的改組,這才使國民黨有了新的生氣。
1924年1月,舉行有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以前,從辛亥革命後的13年裡,還從未舉行過這樣的大會。
孫中山於1925年3月逝世。
國共合作的局面暫時還保持著。因為有了國共合作,才有了兩廣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工農運動的興起,才有了北伐戰爭,國民黨才在全國人民中有了信譽與威望。當時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如果能夠進行到底,取得勝利,中國將如何?
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宣言中提出的綱領,主要是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打倒軍閥,使農民有自己的土地。
實現這些綱領當然並不是使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而是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綱領中還有“節制資本”
一項,就是說,中國將不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讓少數資本家壟斷國民經濟。但這也還不是實行社會主義。
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由於國民黨右派的叛變半途而廢。
65
胡繩文集54
1927年,國民黨取得了全國政權。國民黨是依靠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的成果,又是透過屠殺共產黨人和其他革命分子而取得全國政權的。這裡不討論國民黨當政22年的全部政績,只來答覆一個問題:國民黨政權有沒有使中國的民族工商業、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回答只能是否定的。
試以國民黨統治下的第一個十年(1927—1936)內的棉紡織工業情況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其所以說這十年,因為1937年全國進入抗日戰爭時期。其所以說棉紡織業,因為那時重工業根本談不到(1933年鋼產量只有3。
5萬噸)
,而在輕工業中,棉紡織業歷來最稱發達。
1927年全國紗錠數量是367。
5萬,1936年增到510。
3萬。其中外國資本(絕大多數是日本的,有一小部分是英國的)在中國的工廠所擁有的紗錠數,由157。
5萬增加到235。
6萬,增加幾乎達50%,在全國總數所佔份額由42。
9%提高到46。
2%;中國商人的工廠擁有的紗錠數,從209。
9萬增加到274。
6萬,只增加31%,在全國總數中所佔份額由57。
1%降到53。
8%。
布機的情況大致相同。
1927年總檯數是2978。
1936年總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