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榮耀 作者:指環王

算了一下,知道這件事情自己是插不上手的,而且如果胡亂指手畫腳,一旦出現嚴重後果,這幫大臣肯定會推到自己頭上來,於是便開口道:“大王,贊襄軍務,臣不熟悉,還是問問代相和副相大人吧,“高麗王無可奈何,只得又轉向慶千興和崔瑩道:“兩個愛卿戎馬一生,為高麗立下汗馬功勞,此次僂寇入佼,關係到國家社稷,還請暢所欲言”,慶千興眼睛一亮,昂然道:“大王,僂寇入侵,唯一之計便是派兵抵禦,臣推薦齊北面元帥李成桂為慶尚道、全羅、楊廣道都統使,調集各地精兵,主持三道防禦,並調集水師予以協助,不過臨敵之事變化多端,還請大王授予李成掛臨機處置之權”,“好!”高麗王一口答應下來,“另外為了防止亂黨趁機柞亂,還應該加強開京的戒備,臣斗膽舉薦李絢為判開城,趙磷為鷹揚上護軍,尹承順為上護軍,拱衛開京近畿安全”,雀瑩在一旁繼續說道,高麗王沉吟了一下,這些年來,高麗國內的叛亂不斷,前年才金鐮在興王寺作亂,去年有胡牧在楊廣道作亂,都和親元派或奇氏小權氏餘黨有關係,此次僂寇入侵,高麗震動,大批精兵會調往東北方向禦敵,保不住還有餘孽會跳出來,雀瑩這些建議倒是說得過去,於是最後點頭答應了,辛睡在一旁眼角卻跳了一下,李殉小趙磷、尹承順都是反對自己的世家大臣骨幹,他們出任這些職務。相當於掌握了京都開城和附近地區的軍隊,要是一旦這些人對自己不利,這三人就是最鋒利的刀,但是辛睡此時不敢出言反對,畢竟這事關開城和王室的安危,高麗王再寵信自己也不會拿這個開玩笑,辛睡眼睛轉了轉,向高麗王拱手道:“大王,抵禦僂寇是一方面,但,根本之計就是與江南和談,只要江南願意與我高麗交好,三島僂寇便不是問題。”

高麗王聽後連連點頭稱是,他的想法和慶千興、崔瑩、辛睡一樣,認為江南因為紅巾軍一事對高麗多有怨恨,但是由於需要全力對抗元廷,所以無力直接攻打高麗,只好藉助日本三島僂寇的手報復一下高麗,既然如此,如果能夠取得江南的諒解,日本僂寇之事的確能夠才所轉機,“此事責任重大,誰去處置為好呢?”

“不如讓臣去吧”,辛睡毛遂自薦道,“真平侯,此去千里海路,路途艱辛,再說江南姿態未明,恐有害於你”,高麗王關切地說道。雖然他知道辛睡能言善瓣,指不定就能說服江南一干人等,恐怕是最好的人選,但是他覺得自己身邊一時離不開辛睡,於是便猶豫不決。

“大王,真平侯一心為高麗著想,此情此心值得讚賞,他威望甚高,又,大德高僧,他去江南,恐怕不但高麗商人會竭力為其開脫,江南信佛之人也會拜服與他,正走出使江南的最佳人選”,崔瑩當即勸言道,只要把辛噸支開,世家大臣們便可以慢慢說服高麗王,剷除這個禍國殃民的妖僧,事情來得很突然,高麗王還在猶豫不決,出使江南關係重大,尤其是在僂寇入侵之時,這次打退了他們,難保下次他們不會又來,所以找到根源才是最好的辦法,而除了辛睡,高麗王還真想不出可以信賴的人,“大王請放心,現在江南水軍在耽羅島才駐紮,只要將我送到那裡。臣自有辦法說服他們讓我去江南”,辛睡也勸道。耽羅島在兩年前便被江南海軍奪了去,理由是那裡才元廷的養馬場,高麗由於內亂和元廷的壓力無暇顧及,也就裝聾作啞了,只要等待以後再圖收復,“那好吧”,高麗王想了一會,最後答應道“,如欲知

第一百四十六章 耽羅島

一過了幾日,辛睡終於準備停當,坐上一艘高麗水軍的海霖,從兩艘戰船的護衛下從漢陽出發,向耽羅島駛去,五月的海面上颳著溫暖潮溼的東南風,海船的縱帆隨著“之”字形航線不時地變化著角度,由於風向不順,所以船隻的航速非常緩慢,看著平靜的海面,偶爾只有一兩艘近海捕魚的漁船出現在眼前,辛睡不由覺得奇怪了,便轉頭問旁邊的海軍指揮官崔再渙,“雀將軍,這海面上怎麼這麼安靜?怎麼這麼少的船隻?”

“真平侯大人,這個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崔再渙雖然是崔家一門的旁支,但是他知道辛噸在朝中的地個,不是他這種小將領能得罪的,於是恭敬地答道:“按照往年慣例,現在是東南風大起的時節,正是我朝商船從江南起航回程的好時機,可,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一艘船回來,港口上等待的商人都急壞了”,“不會出什麼齊吧”,“應該不會,江南雖然與我朝關係不好,但是對於商人還是沒有什麼惡意,只要他們照章納稅,江南不會為難他們的。”崔再渙在海上多年,對於這些東西還是知道一二,“怎麼漁船也這麼少?”

“真平侯大人,你才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