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用到擴軍、更新裝備、生產研製新式武器上面。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做支撐,那麼大明的強盛便也指日可待!在自己的心中,還有一張更恢弘的藍圖等著他去實現……
武英王這種近似“自掏腰包”的做法,讓反對擴軍的聲音很快低沉了下去。
但他隨後的任命,卻讓反對聲一下又無比激烈了起來,這次就連一向堅定地支援朱斌的張溥也加入到了反對的行列之中。
原來,朱斌決定任命西洋人湯若望、馬葛利等人為工部侍郎,成立通商總署,以陶一元為總理,二品銜,以西洋人倫德爾、佛力奇司為副理,授大明朝廷三品銜。
成立什麼通商總署,以一個商人為朝廷大員這些倒也算了。可居然讓西洋紅夷擔任朝廷大員,簡直就是聞所未聞了。那湯若望在天啟二年到達京師,崇禎三年由禮部尚書徐光啟疏薦。回京供職於欽天監,做些譯著曆書,推步天文。製作儀器的事,本是一個閒職,現在卻忽然平步青雲,一下變成了大明的工部侍郎,這可是堂堂地正二品大官啊!
張溥第一個就站出來道:“請武英王三思。那些紅夷其心反覆。其人多變,最是不可信任。我大明人才濟濟,應有盡有,又豈用這些紅夷出任朝廷要職?張溥堅決反對!”
“張尚書此言極對。”史可法也站到了這一邊:“用紅夷才出任朝廷要職,傳了出去,我大明子女會如何看待?只怕朝廷的顏面便要丟得乾淨!”
要就預料到了大臣們會有這樣激烈的反對,朱斌也不和他們爭辯,對景平帝說道:“陛下,臣想請陛下和眾大臣一起到外面去,臣有樣東西給陛下御覽。”
景平帝孩子心性。當時就同意了。隨著朱斌走出大殿,朱斌拿出一物,景平帝和眾官員還以為是什麼希罕東西,誰想一見之下大失所望,不過是個普通地千里鏡而已。
朱斌卻不管他們,說道:“陛下和眾位大人想來都認識這是千里鏡,我為每位大人準備了一個。請各位大人用此觀看,看看效果如何?”
景平帝和那些官員接過遞上的千里鏡。懶洋洋地朝天上看了眼,又全都放了下來。
朱斌笑了一笑,又命人拿上了一副比較大的千里鏡,將其放到一個簡單的臺座之上:“陛下,再請用這個看下。不知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景平帝無精打采地走過去。誰想才一看就驚喜地叫道:
“好清楚,朕看得好清楚!天上地雲彩。還有那,飛過了一隻鳥,朕連它身上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眾官員大奇,隨後在景平帝盡興之後,一一從那千里鏡前走過,果然比之先前的千里鏡大有不同。
等回到大殿中,朱斌道:
“那叫伽利略望遠鏡,在夜晚的時候,能夠看到月亮上的群山、銀河中的繁星,各位有福的話,還能看到吳剛老兄正在月宮裡砍著樹……”
這話惹起朝堂裡一片笑聲,緊張的氣氛頓時少了不少,朱斌笑道:
“伽利略是個西洋的大科學家,這東西只是他發明的一樣而已。他發明過脈搏計,這是根據擺地運動規律設計,可以用來測量病人的脈搏跳動的情況,比咱們大夫用手測量要先進。他發明瞭望遠鏡,揭開了天空中無數的秘密,並由此而傳入了我大明。由此可見,紅夷並不全都是愚昧野蠻的,他們的知識並不比我大明少。咱們有三寶太監七下西洋,可紅夷有個哥倫布,卻發現了新大陸,讓西班牙的勢力大大拓展。你們能說,這些紅夷比咱們落後,咱們是無人可比地泱泱天朝嗎!”
這些西洋的人和事情大臣們聞所未聞,景平帝卻聽得津津有味,又聽朱斌緩緩地說道:
“我以前和部下說過,盲目自大,閉關鎖國將來只有捱打。咱們地大明就好像是一口巨大的井,而咱們這些人就是井底的青蛙,若還是一門心思夜郎自大的話,遲早會被西洋人,為咱們所不齒的紅夷,用戰船大炮轟開咱們地國門,到那時帶給我們地,只能是無盡的恥辱!而要想避免這樣地恥辱發生,只有跳出去,放下咱們大國的架子,虛心的學習別人好的東西,把別人的長處拿過來,武裝好自己,等將來一旦交惡的話,咱們老祖宗也曾經有話,知己知彼,這才能百戰不殆!”
他的話開始衝擊著大臣們的心,仔細想來,武英王的話未必便沒有道理。
“咱們的人啊,總以為自己是天朝,那些個佛郎機人,荷蘭人,西班牙人,看到咱們天朝上邦那只有畏懼的份,其實人家早把目光盯上了大明。荷蘭人屢屢侵擾我福建沿海,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又搶我臺灣,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