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3 / 4)

小說:血沃軒轅 作者:竹水冷

可殺!倭寇最早叫的是誰?不是倭奴,而是佛郎機人,橫行海面,殺我子民,掠我家園,是為可殺!他們幾時便真的怕了我們?他們的船可航行上萬裡,到達我大明海域,咱們大明地船呢?我看未必便比他們先進多少吧?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用他們的技術來使我大明強大?”

說到這,朱斌的目光從大臣們地身上掃過,說道:

“有可惡的紅夷。但也有幫著我大明的西洋人。自湯若望到我大明之後,天啟六年在學李祖白的協助下撰寫了遠鏡說。對伽利略望遠鏡做了詳盡的說明,是大明最早地一部介紹西洋光學理論和望遠鏡技術的啟蒙著作。在欽天監期間,翻譯了德國礦冶學家阿格里科拉介紹西洋冶金技術的鉅著礦冶全書,咱們大明取名為坤輿格致。先帝當年御批:“發下坤輿格致全書。著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採取”。先帝尚且如此重視,怎麼到了咱們這便不行了呢?

七年,他頭又協助徐光啟、李天經編成崇禎曆書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朝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戰炮,並口述有關大炮冶鑄、製造、保管、運輸、演放以及火藥配製、炮彈製造等原理和技術。九年,奉旨設廠鑄炮,兩年中鑄造大炮二十門。這樣的人,要用,而且要重用!”

“陛下。”這時朱斌對景平帝說道:“臣軍中的通譯,西洋傳教士馬葛利。才從佛郎機國歸來,現在正在宮外侯旨,請陛下宣昭其入宮。”

“準!”

等馬葛利進來,朱斌卻對他說道:“馬葛利,你對陛下說說你們國家的火炮和我大明火炮的技術對比吧。”

馬葛利清了清嗓子:“陛下,武英王,眾位大明的大臣。大明雖然火炮銳利。但在我看來除了江南軍的火炮外,其它的都已經落後了。我們地火炮的火炮不僅都有準星和照門。還有兩個耳朵,可以支在炮車上,發射時調整仰角,其射程和準度都比較高。另外,其炮管設計前薄後厚。可以有效避免膛炸……另外。西方數學家塔爾塔利亞所出版的新科學一書,提出了拋射體理論。。此後,經過數學、力學、物理學等近代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與應用,西方的火器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

在朱斌的鼓勵下,他又繼續侃侃而談:“此外,除了江南軍外,我發現大明軍隊使用的炮彈一半以上仍舊是實心地。而在西方,已經逐步實現空心爆炸、碎片殺傷。但是,這樣的炮彈我發現早在大明成祖年間早就有了,叫開花彈,讓我覺得詫異地是,為什麼到現在反而停滯不前了呢“好了,你可以下去了。”朱斌笑了笑。待他退下後,卻道:“諸位大人覺得如何?還覺得紅夷野蠻落後嗎?還覺得讓他擔任官職丟我大明的顏面嗎?那些來到大明的西洋傳教士們,往往掌握著西方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來到大明,在科技交流方面,他們地條件得天獨厚。我記得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曾經說過。中國不僅是一個王國,中國其實就是一個世界。他甚至感嘆,柏拉圖理想國中作為理論敘述地理想,其實在中國已經被付諸實踐!”

“可是,他還說了。中國人對醫學、自然科學、數學、天文學都十分精通,但在中國人之間,科學不大會成為研究物件。”。朱斌說這話的時候臉色有些陰沉:

“這是在讚美我們,同時也是在提醒著我們。咱們大明絕不會像他說地那樣,反而,我們還會放下大國的架子,去謙虛地學習他們的科學技術,超過他們,到最後要讓他們覺得自卑。讓我大明成為一個真正的天朝上邦,讓西洋人聞我大明之名而畏懼仰慕!”

他幾乎是一口氣說完這些的人,連張溥和史可法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雖然任命紅夷在朝廷中為官,還要向西洋人卻學習什麼先進技術,依然讓他們覺得有些難堪。但是,他們心裡卻不得不承認武英王的話是對的。

“朕年幼,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朕卻有件親身體會的事情。”這時,一直未曾開口的景平帝卻忽然說道:“朕以前頑皮,常和定王打鬧,可是定王比朕年長,又會武藝,朕總是打不過他,朕就偷偷地模仿定王練武時的樣子,終於有一天出其不意地打敗了他。朕想,學會對方的本事再去打敗對方,不是件什麼太丟臉的事情吧?”

朱斌大喜過望,這景平帝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識,看來大明一個英明有為之主很快就要出現:“陛下聖明,臣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陛下聖明!”

那些大臣一起說道。皇上是肯定聽武英王的話的,況且“學會對方的本事再去打敗對方”,正只至理名言。武英王早有定論,他說的那些道理也都在理,再反對的話,那就是和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