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那個靈靈覺覺的佛性跟你現在這個靈靈覺覺的覺性是不二的,沒有離開你這一念打妄想的心。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這個不二的思想。
若不能當下反觀,則靈知靈覺之性,恆被一切法所區局。縱慧成四辯,定入四空,依舊迷已為物,認物為已。
我們如果不能夠迴光返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那麼我們靈靈覺覺的本性被一切法,這個一切法當然指五蘊,被五蘊所障礙,執著五蘊為自我。這樣子,雖然你的智慧很高,成就四無礙辯,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乃至於成就四空定,依舊是迷已為物,認物為已。
慧成四辯的意思就是偏重在解門,有教無觀。定入四空,偏重在行門,只是修習禪定,但是沒有教法的引導,有定無慧。迷已為物是一種煩惱,無明,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業,執著有一個我不一定會造業。這個認物為已,那是向外攀緣的,愛取的煩惱,那是一個業性。這是一個粗細的不同,迷已為物是比較微細的,是一個煩惱;認物為已是一個業力,煩惱所發動的業力。這個是講到我們不能反觀一念心性,全真即妄、全妄即真的一個過失。假設我們能夠反觀呢:
若能直觀現前一念,的確不在內外中間諸處,無體無相,無影無蹤,但有一法當情,皆心所現,終非能現。此能現者,雖雲“量同虛空”,亦無虛空形相可得。若有“虛空”情量,又是唯心所現之相分矣。
這個地方主要是修空觀。觀照我們一念的心,你現前一念了別的心,不管是善心、不管是噁心,它的空間是覓之了不可得,不在內外中間諸處,沒有體,沒有相,沒有影,來無所從,去無所蹤,來無影去無蹤。只要有一個法當前,它都是唯心所現的,它都不是一個能現的心。這個能現的心,它是量同虛空,但是它沒有虛空的相貌,因為虛空是一個色法。若有“虛空”情量,又是唯心所現的相分。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告訴了一個訊息,這個迴光返照一念心性,他剛開始是先修空觀的,從假入空觀。蕅益大師說,一心三觀,必以空為初門。為什麼呢?我們如果一開始不修空觀,我們很難去開闊我們的胸量,很難。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會老是很注意現世的安樂?這個冥冥之間我們知道這個淨土法門,佛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現前的安樂是小境界,我們寧可放棄廣大的七寶,去追求刀上的蜂蜜,為什麼?就是我們沒有修空觀。我們沒有修空觀,我們一直不能解脫那個自我的習氣的障礙,老是活在自我的思考、現前的思考。
如果我們今天心平氣和,觀察我們這一念分別心——“諸法不自生,亦不從它生,不共不因,是故知無生。”我們這一念心,“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當體即空。你把自我的顛倒的妄想消滅以後,我們內心當中沒有一個常一的我,你馬上能夠感覺到生命是無量的,你能夠從你現前的狹隘的五蘊的思考當中解脫出來,看到了過去、看到了現在、看到了未來,你就容易做到這一點。你一開始不修空觀,你一定在現前的得失當中斤斤計較,一定的。所以這個修空觀,它能夠破煩惱障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一個修空觀的人,他不會在暫時的成敗得失,隨境界的風轉來轉去,比較不會,因為這個只是暫時的因緣,這樣的成敗得失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就像一個空裡面的浮雲,飄過來飄過去,我們要緊的是爭千秋,不爭一時。所以說呢,這個地方我們會質疑。
前面智者大師、蕅益大師講到,天台的修觀是三觀,但是剛開始直觀的時候,是觀空觀,觀一念心性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把自我的戲論先消滅掉,這是第一個,否則你很難解脫你五蘊的障礙,這個地方是個關鍵。再看最後一段的總結:
三、總結
一切時放教歷歷明明,空空蕩蕩,亦不認歷歷明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