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財貨糧草籌集,都須得世族大臣認可方得順暢,否則,縱有王命也是滯澀難行。王族雖是“國土”最大的領主,又有各世族封地依法繳納的“國賦”,實力自然雄踞所有世族之上。然則,王室維持龐大的邦國機構,支付之大也是任何世族不能比擬,要在瀕臨危亡之時舉國抵禦強敵,僅憑王族之力無異於杯水車薪。楚擁廣袤南中國,土地民眾幾乎抵得整個北方六大戰國,然其始終不能與中原秦、趙、魏、齊四大戰國的任何一國抗衡,其根源便在這世族分治。天下進入戰國以來,楚國朝局多生事端政變迭出,其根源也在於世族分治。凡此等等治情弊端,後將備細剖析。
“老臣以為,兩淮大臣還都,朝會可行。”首座老臣說話了。
“令尹之言,老臣贊同。”武臣首座一位老人也說話了。
“昭、景既同,臣等無異議。”其餘十幾位大臣異口同聲。
“本王好悔也!”負芻鐵青著臉拍案長嘆了一聲。
“樞要大臣差強聚齊,王當以戰事為重。”首座老令尹臉色很不好。
“好。說。姑且朝會了。”負芻終於拍案了。
要明白楚國君臣的這番對話,先得明白此時的楚國地理大勢。楚國土地廣袤,主要結構是四大塊:一是西部荊江之地,這是春秋與戰國初期的楚國老本土;二是東南吳越之地,這是戰國前、中期楚國先後吞滅的兩個大諸侯國;三是嶺南百越之地,這是鬆散臣服於楚國的許多部族方國;四是長江以北的淮水流域,分為淮南、淮北兩大區域。從歷史環境說,楚國的四大區域差別很大。其一,嶺南地帶太過蠻荒,且百越部族內亂不斷各自為戰,楚國事實上鞭長莫及。其二,吳越之地號為江東,在戰國末期已經大有好轉,但畢竟江河縱橫水患多發,民眾多以漁獵為生,農耕開發尚差,事實上還是相對蠻荒之地。楚國佔據吳越,並不能大增其實力,且常有分兵分財的累贅之嫌。其三,西部荊江地帶多山,歷經老楚族群數百年經營,農耕漁獵之開發相對充分,然畢竟山水險惡,遠非富庶風華之地。更有一點,秦國佔據巴蜀之後,其地山川之險在秦軍順流東下的戰船威懾之下已經蕩然無存,荊江房陵地帶的大批倉儲財貨糧草又被秦軍幾度攻佔掠奪焚燬,幾成貧困之地。其四,淮水流域河流交錯,多為丘陵平原,土地平坦肥沃。經春秋數百年間陳、宋、薛、徐等大諸侯國的開發,淮北淮南與中原之富庶風華已經相差無幾。後經戰國之世,齊、魏、秦、楚、韓等大國相繼在淮北拉鋸爭奪,不斷開發農耕水利,以鴻溝通連黃河與淮水兩大流域,整個淮水流域事實上已經成為富庶大中原的組成部分之一了。戰國中後期,各國避秦鋒芒唯恐不及,楚國卻逆其鋒芒大舉經營淮北淮南,一度甚至遷都北上到淮北的陳城,其最根本的原因,便在於整個楚國領土中能夠成為國家力量的根基所在者,只有這淮水流域。
唯其如此,楚國世族封地的重心,也隨著國土變化而變化。
春秋之世與戰國初期,楚國最大的世族如昭、屈、景、項諸大族,其封地大多以荊江地帶以及毗鄰的雲夢澤與湘水流域為重心。滅吳滅越之後,新興軍功部族與老世族中稍弱的項氏部族,封地大多轉移到江東地帶。嶺南百越之地戰亂叢生,且納貢財貨只具象徵意義,是故,楚國不以嶺南做世族實封之地,而只以後起的軍功世族作為宗主,建立要塞城堡鎮撫其地。戰國中期,楚國吞滅淮水流域的幾個中小諸侯國之後,楚國王族與四大世族的封地立即轉移到了兩淮地帶。當然,其老封地因王室部分收回轉封而略有縮小,但依舊保留著根基。楚國後期的權臣如春申君黃歇,其封地幾乎全數在淮北,曾以苟子為名義縣令的蘭陵縣便包括其中。也就是說,此時的淮北淮南事實上已經成為楚國大族封地的集中區域,實力大族的城邑大多都在兩淮,只要兩淮地帶的世族大臣趕回了郢壽,楚國的要害力量也就差強齊全了。
負芻懊悔的是,去歲王賁狂飆般奇襲淮北連下十城,舉國震恐,遂倉促議決:除以項燕為大將軍調集兵馬外,其餘世族大臣一律趕回封地徵發軍輜糧草趕運都城。當時令負芻感奮不已的是,世族大臣們非但一致贊同了他的決斷,且人人馬不停蹄地連夜離開郢壽趕回了封地。而今想來,大臣們匆匆趕回封地,全然是急於安置自家封地,全然是逃命避禍,否則,那些大族的年青新銳們如何一個都沒趕回,來的都是白髮蒼蒼的老者?究其實,還不都是留著青壯謀劃本族生路,豈有他哉!
“會商軍事,大將軍能到麼?”
低聲說話的是大司馬景檉。數十年來,景氏部族與項氏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