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節:
東北淪日,少帥歐遊
中國進入三十年代最大的特色是:日本人打來了,中國人怎麼辦?因地緣接近的關係,東北三省首當其衝。同時,東北淪為日人統治,過程實在太過快了。所以,歷來史家就有這麼一個爭論:「東北淪日,此罪歸誰?」罪與不罪,姑作別論。客觀事實指出,蔣介石要用兵安內,任日本人侵佔東北。當時,蔣一心要先滅紅軍,不想兩面開闢戰場。不但蔣不肯派兵,還限制守軍抵抗;就此,任憑日人藉口揮軍進攻瀋陽;然後,兩月之內東北盡失。可是當國人責難時,蔣的不抵抗,卻要張學良承罪。然而,蔣在那階段的前後,一再揚言:「剿匪在先,抗日在後。」現時史家多認為,當時蔣掌握著國民政府軍政大權。但蔣不願與日本開戰,只因為蔣正用兵討共。而有效的反侵略行動是政府出面的。作為一國元首,蔣成眾矢之的。
東北在長城外。傳統上是滿洲。民國初期是軍閥張作霖的專權割據之地。張作霖被炸死後,其子張學良承繼;俗稱少帥。那時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四支軍隊聯合一起,張學良不想與他們硬拚,也通電宣佈加入國民黨,史稱東北易幟,遂使東北在名義上全歸入國民黨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管轄。又當蔣介石在中原大戰中打敗了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之後,張乘李宗仁兵敗華東之際,指揮東北軍入關,順勢南下搶地盤。就因張少帥調走了大部軍力,進駐中原,被日本人看準形勢,乘機行動。這就發生了日本藉口進軍東北的「九。一八」事變。
只是,日本軍隊侵佔東北前後,蔣一再要仍管治東北的張學良忍讓勿噪,不要還擊,從長計議。蔣提出他那著名的「先安內,後攘外」的應敵政策。也因這樣,在東北的國民軍不戰而潰,東北短期內便被日本軍佔領了。
本來,日本軍侵佔中國東北的土地自非1931年9月18日才開始的。只是,由於這一天晚上十時許,瀋陽郊區一段鐵路被炸,日本人指是中國人破壞,便以此為藉口,向瀋陽城進軍,炮轟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及其兵工廠等,又由於中國政府曾嚴令軍隊不淮抵抗,慎重行事,避免衝突,於是,營房被佔,軍被檄械,於第二天瀋陽就失陷了。這就是史家所稱「九。一八」事件。其最大的諷刺是誣中國人在自己土地炸了一段屬於南滿鐵路。但於同日,日本關東軍分別發兵攻佔鞍山、撫順、長春等廿多個城市。這些攻佔事件的發生竟然是如此迅速,而且如此全面,可見日本方面早有預謀。同時,在隨後的兩個多月內,日軍自朝鮮增兵進來,先後攻佔了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內的主要城市,並於12月下旬直逼山海關。而東北軍卻奉命節節地退讓,處處避開日軍,最後退入關內,完全棄守。
據說在那階段,蔣介石曾建議由國際聯盟的英、美、法等國派軍隊去進駐錦州,並且希望以此為界,成立所謂中間地帶,作為阻止日本繼續南侵方案。然而國際聯盟仍未對此採取行動,日軍已於翌年(即1932年)1月2 日打下錦州。2月5日,日軍又攻佔了哈爾濱,到那時候,東北三省已全部淪陷。是因為蔣叫忍讓,東北軍敗如山倒。又因為寄望外人的出面調停,結果導致東北盡失,全國震怒。於是學生*請願,工人*抗議,商人抵制日貨。與此同時,未能發兵北上去東北參戰的*中央,又連發宣告呼籲國人群起而禦侮抗日。輿論對蔣一致譴責。蔣只好要張學良出面承擔失土責任,少帥下野出國歐遊。
中國東北淪日,抗日與不抗日,應該說是安內與攘外問題對立的開端。追本溯源,一方面是,上個十年國共雙方在革命主張上演化為政治的對手,這本來是國共兩黨爭領導權之爭;回看當時,另方面是因涉主權,中日兩國在東北入侵這種情況下發展為敵我的關係,這明顯是侵略與反侵略。若從大我或小我的範圍分析,安內是小我間的國共爭持;攘外是大我中的國運存亡。所以部份史家認為,何公何私,何先何後,不是一項如何複雜或艱難的抉擇。同樣道理,那些史家指出,本來以武統一中國,是為鞏固共和繼續,併為尋求中國今後的自強,同是創造共同步伐的依據。但,當國土被外敵入侵時,蔣介石依然只顧安內,就顯然另存目的;事實是,消滅個人政敵為主,保土衛國推延壓後。從人民的角度觀察,卻未睹紅軍為禍,反見日軍在橫行;所以,只顧討共,不去抗日,無私見私。
尤其不幸,東北為日人所佔後,國民黨內意見紛紜。不但取向分歧,而且派系分裂。其間曾有複雜內鬥。
譬如,1931年11月12日,本來曾經在南京召開了國民黨第四